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整合門診器械管理成效

其他

壁報

整合門診器械管理成效

Efficacy of an integrated disinfection or reprocessing of medical devices and instrument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前言:在醫院的各項診療中,除了透過專業且詳細的檢查技術中使病人得以恢復健康,同時期盼在提供病人的診療過程中,降低感染風險。然而,近年來國內外院內交互感染事件頻傳,如果醫院未落實相關醫院醫療器械各環節處理流程,使病人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將存於各科診療當中,導致病情惡化、延長住院天數、甚至嚴重而死亡。
國外相關文獻中及醫療機構皆已呈現完善制訂醫療器材清洗滅菌標準,且嚴謹遵守與監控每個處理流程。反觀台灣許多醫療院所礙於空間限制,器械未能集中於供應室處理,往往因未能落實器械處理流程及兼顧品質的確效與監控;一旦病人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時,無法全程追蹤及掌握器械處理及使用狀況,以釐清感染源,可見器械對病人安全與感控的監控已不容忽視。2019年度病人安全工作目標強調未集中於供應室處理之器械須依照供應室的器械處理流程管理。近幾年因應醫院評鑑,醫院器械處理的相關措施備受重視,同時也納入重要評核項目之一。因此,針對醫院未集中於供應室處理的器械,須重新檢視並規畫流程並做一致性的管控已是刻不容緩之事。
方法: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由供應室護理長與感染管制護理師至門診走動式訪查,定期稽核門診器械清洗、滅菌、儲存之處理作業流程。
討論:門診器械處理作業定期稽核結果發現:1.門診診間處理器械空間不佳;2.收發及運送器械動線不佳;3.處理器械流程不一致及不正確;4.未著符合標準個人防護裝備處理器械;5.須耗費臨床護理人力來處理器械,而延宕下班時間。
結論:1.改善及解決門診器械處理流程;2.落實監控器械處理品質確效;3.避免病人使用無效清洗、滅菌之醫療器械;4.確保及維護病人就醫安全。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