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內科加護病房面對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群突發處理經驗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醫學中心內科加護病房面對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群突發處理經驗

Control of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outbreak in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role of environmental surveilance and mutifaceted intervention strategy

背景與目的:
某醫學中心加護病房於2019年8月中旬發生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DRAB)群突發事件。此次群突發事件中,感染MDRAB病人以鄰近床位為主,且皆有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本篇探討MDRAB之群突發調查經過及感染管制措施處理之經驗。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收集內科加護病房在群突發期間(2019年08月12日至31日)分離出MDRAB個案(研究組)的臨床資料並與同時段在加護病房內無MDRAB感染病人(對照組)來做比較分析。為調查此次群突發是否有交互傳播,本研究於確認事件當天,即進行加護病房週邊環境採檢。環境採檢分離出的MDRAB與病人分離之菌株以脈衝式電泳(pulsed field gel elecctrophoresis;PFGE)分析方法比對是否為同源性菌株。類別變項用費歇爾精確法(Fisher exact test)來檢定,以P<0.05判定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共4位病人(平均年齡為75.7歲)納入研究組;他們的血液、透析導管及痰液檢體皆分離出MDRAB。對照組共8人(平均年齡為69.6歲)。單變項比較兩組間的臨床資料顯示接受血液透析是感染MDRAB的風險因素且有統計學上差異。
在群突發期間,感染管制師及護理主管於現場觀察醫師、護理師、血液透析師、呼吸治療師、放射診斷師及環管人員工作情形,結果發現(1)血液透析機於加護病房狹小的病室移動易被汙染、(2)移動式X光機於病人‒病人間作業時未確實消毒和(3)人員未落實手部衛生是導致本事件的可能原因。感染管制師針對異常立即回饋團隊同仁及單位主管。
加護病房環境採檢57件,有3(5.3%)件檢體分離出MDRAB包括感染MDRAB個案之床欄、護理專用鍵盤及血液透析機(各一件)。以PFGE進行菌株分析顯示3(75%)位感染MDRAB病人的菌株皆為同源性且與3件(100%)環境分離菌株併屬同源菌株,證實交互傳播之情形。
討論:
本專案導入跨團隊合作機制,結合醫師、護理部、透析室、呼吸治療科、放射診斷科及感染管制課召開團隊會議,針對觀察到可能之原因及病人與環境表面實證結果進行『團隊共識手部衛生未落實是導致之根本原因,進而汙染環境或醫療設備表面,間接將MDRAB傳播給其他病人』之討論。另血液透析機依病人病情需求而機動式移動於病室間,礙於加護病室空間狹小,雖使用後會進行透析機消毒,但為避免移出病室過程中有汙染之虞,決議新增使用前透析機消毒,後續再提供病人使用。透過團隊同仁落實手部衛生、接觸傳播防護措施、環境清潔消毒和病人間之醫療設備消毒,如移動式透析機、X光機、護理專用鍵盤及呼吸器等,追蹤至9月初,無新增感染個案。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