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呼吸照護病房血液透析病人Ralstonia insidiosa血流感染調查報告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呼吸照護病房血液透析病人Ralstonia insidiosa血流感染調查報告
投稿標題(英): Investigation of Ralstonia insidiosa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a hemodialysis patient in respiratory care ward.
投稿摘要: 前言 本院呼吸照護病房原為血液透析單位,故每床皆可進行血液透析,一位108年1月25日轉入呼吸照護病房,每週二、四及六長期血液透析病人,9月17日起發燒,但9月18日血液及痰液培養各2套皆為陰性。10月1日及10月3日血液培養出Ralstonia insidiosa(以下簡稱R. insidiosa),10月12日及15日再採集血液培養仍為R. insidiosa。痰液培養仍為陰性,且無肺炎臨床症狀。R. insidiosa是水生細菌,曾從池塘和河流,土壤,活性污泥,實驗室純水系統,工業超純水系統等被分離出來,而且是生物膜超強製造者。R. insidiosa 不同於 R. picketti 及 R. mannitolilytica,較少有引起感染的報告。但2011年捷克共和國發生八名血液透析患者發生R. insidiosa敗血症群聚事件。為了解血流感染與血液透析相關性,與避免群聚發生,特進行事件調查。 方法 感染管制措施:1.進行水質檢驗及菌種鑑定,採集原水、每床RO水、RO膜管後端、儲水槽前點(迴流)、超過濾後端及透析液2.更換洗腎機器過濾網3.使用25ppm漂白水進行管路消毒。4. 病人監測:發燒病人一律血液培養檢驗。 結果 消毒前採集感染個案床位RO水,菌種培養出R. insidiosa 3cfu/ml,第一次全面消毒後每床RO水、儲水槽前點(迴流)及透析液檢測,菌落數皆為0 cfu/ml, RO水再複檢仍為0 cfu/ml。超過濾後端水質則培養出R. insidiosa 2 cfu/ml,複檢菌落數則為0 cfu/ml。RO膜管後端(進入儲水槽前段)培養出R. insidiosa 14 cfu/ml,複檢仍相同菌種,進行第二次消毒,複檢2次菌落數皆為0 cfu/ml。原水則培養出R. insidiosa 8 cfu/ml,顯示其為水生細菌證據。 結論 即使血液透析RO水處理系統,有UF超微過濾器(10000分子量),可99.9%濾除0.005微米有機物質與懸浮粒子,即使依常規定期水質檢測且低於行動值(50cfu/ml),洗腎機每季更換過灑網,每月管路消毒,每班機器消毒,罕見菌種感染對免疫低下病人仍存在一定的風險。此事件未再出現R.insidiosa新感染個案,建議懷疑感染與水質相關時,即使菌落數低於行動標準(50cfu/ml),仍應進行水質檢驗及菌種鑑定,以利及時發現水質異常,並進行管路消毒等改善措施,保障病人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