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ATP監測牙科器械人工清潔確效率

感控監測

壁報

運用ATP監測牙科器械人工清潔確效率

Using ATP test for monit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eaning dental instruments.

前言
潔白、清新漂亮的牙齒為國人追求美的象徵,口腔預防保健日益被重視。但面臨國內外未知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頻傳,如何確保醫療院所提供使用牙科器械經清洗、滅菌後,符合標準且安全無虞。2016年疾病管制署、牙科醫學會、感染管制學會、醫院評鑑等皆提出落實執行感染管制措施重要性。某南部地區醫院牙科,提供人工植牙、口腔顎面外科、牙周病科、根管治療科及兒童牙科等醫療服務,每月平均看診量為520人次。雖未有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事件發生,但建立牙科器械感染管制措施為病人安全健康把關,這議題刻不容緩。
方法
2019年5月由感管組、供應室、牙科共同運用疾病管制署之牙科感染管制措施指
引及本院供應室感染管制措施,進行牙科器械清洗作業流程稽核及制定標準。導入符合國際規範AAMI ST79,以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定量;簡稱ATP)作為器械人工清潔後監測工具,頻率為每月二次。監測內容為牙科抽吸管、注射器、根管治療、探針、鑷子等並以手術器械標準建議<150RUL為合格,當有2支器械監測未通過,則整批重新進行清洗。
制訂器械清洗作業流程標準化:初清→浸泡→刷洗→乾燥→打包→滅菌→儲存。浸泡:酵素清潔液(Empower)濃度、水槽高度標示及浸泡時間,並由工務組確認抽風設備有效運作。刷具:比照供應室管理方式改以吊掛瀝乾存放,新增汰舊換新機制如:牙刷-每天丟棄更換新的一支、短刷-每週高壓滅菌並留有紀錄、菜瓜布-每天下診後,使用消毒性洗手液(4% Antigerm)再次清消一次。乾燥:落實以噴槍乾燥內部管腔。打包:常規使用器械改三合一單包裝(口鏡、鑷子、探針)。滅菌:進行寄換消作業,並導入Barcode資訊化管理。儲存:整區監控溫濕度並留有紀錄。指派單位種子人員到供應室實際參觀學習,以達全院作業標準一致性。
討論
改善期間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經制定標準化後,成果追蹤期自2019年9月至2019年11月,ATP監測牙科器械人工清潔確效合格件數由原本24件提升到改善後30件,合格率由改善前76%(24/30)提升到100%(30/30),改善幅度達33%,達感染管制零容忍品質監控。因實施成果良好故將其列入標準化,每月監測一次。
結論
運用符合國際器械清潔監測工具及參照疾病管制署制定牙科感染管制規範、本院供應室感染管制措施,經團隊討論制定牙科器械感染管制措施。落實清潔確效、跨部門團隊改善共同為病人安全努力,達到醫院、病人、員工三贏優質醫療環境。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