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骨科清淨手術傷口感染調查分析與改善

感控監測

壁報

骨科清淨手術傷口感染調查分析與改善

Investig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Orthopedic Cleaning Surgery

前言:某地區醫院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例行監測發現,2018年10月骨科清淨手術部位感染有增加趨勢,而介入調查與密切追蹤預防群聚感染發生。2018年度總感染頻率1.33 ‰,分布為UTI(0.64‰)、SSI(0.37‰)、RTI(0.16‰)、BSI(0.11‰)、OTHER(0.05‰)。全年SSI收案共計7人次,其中骨科清淨手術感染佔71.4%(5/7)且併有續發性血流感染,感染率較前一年增幅達20.8%。以Exact Test (二項式分布)統計2017-2018感染之p-value為 0.831254,無群突發跡象,仍擔心是否有特定潛在感染因素。方法:1.統計分析骨科手術傷口感染各項危險因子。2.實地查訪手術室各項品管作業。3.辦理院內教學課程及院外標竿觀摩學習。4.討論修訂預防性抗生素使用規範。5.持續監視感染趨勢及品管稽核頻率。結果:1.危險因子探討:病患年齡58±7歲、糖尿病或血糖值異常4人(80%)、置放植入物4人(80%)、ASA score第一級(1)、第2級(4),手術時間中位數107分,手術日期並未集中,病房不相同;骨科手術醫師共三位,手術皆為共同完成無法計算個別風險;手術住院天數平均3.8天,手術至發生感染天數中位數20天(最少13天、最多45天);傷口細菌培養:MSSA(2)、CoNS(2)、E.cloacae(1),是人體皮膚、口腔、鼻腔和腸道之正常菌叢,無法排除手術及照護過程中污染,與醫療人員、病患本身及居家照護過程均有相關。2.實地查核手術室標準作業並未找到明顯造成感染直接因素。3.辦理教學活動:手術室護理作業影片教學、檢體採集標準作業教學及安排臨床主管至醫中標竿學習。5.統計2019年1-10月骨科感染共2件(0.74 ‰),較2018年降幅達42. 2%。
結論:1.外科手術傷口感染影響因素包括﹕術前皮膚準備、血糖控制、手術作業品質控管、術後傷口照護、抗生素適當使用等。透過事件調查提醒醫療團隊人員共同重視並落實執行各自品管範疇。2.骨科感染細菌常為皮膚常在細菌,修訂選擇術前更適當預防性用藥。3.實地查核未達品管標準時及時修正,為住院階段預防感染重要指標。4.病患本身健康認知及出院後自我照顧品質等,有賴臨床護理人員完整衛教。5.感染管制推動成效需適時回饋臨床人員並溝通,提醒同仁重新審視並持續堅守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目標。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