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趨勢及死亡危險因子分析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趨勢及死亡危險因子分析
投稿標題(英): Analysis of the trend of medical care related infections and death risk factors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背景: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將增加病患之住院天數、醫療費用支出及死亡風險。 方法:本研究採回溯性分析臺灣南部某醫學中心2016年至2019年6月共1802件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個案及2194件菌種培養結果,依其感染時所住之病房屬性、性別、年齡、潛在危險因子及感染菌種、是否使用侵入性導管裝置等因子,進行30天內死亡之單變項及多變項回歸分析,p<0.05代表有統計上意義的差異。 結果:研究期間個案總死亡率為18.3%。自2016年至2019年,年死亡率分別為19.9%,16.1%,17.6%,20.8%。各部位感染佔比及死亡率分別為:BSI (43.7%及25.3%、UTI (32.9%及12.3%)、SSI (9.8%及2.8%)、Pneumonia (7.5%及32.4%)、其他部位感染 (6.0%及8.3%)。經單變項死亡率分析:年齡、ICU、BSI、Pneumonia、CRAB、VRE、VRE、Fungus、尿毒症、肝硬化、惡性腫瘤、長期臥床為死亡率較高的危險因子,而SSI、UTI、其他部位感染、E. coli、GN細菌、高血壓則死亡率較低。再經多變項死亡率分析:年齡、ICU、BSI、Pneumonia、CRAB、VRE、CRE、E. coli、Fungus、尿毒症、肝硬化、惡性腫瘤為死亡率較高的獨立危險因子,而GN細菌為死亡率較低的獨立因子。管路相關感染死亡率分析顯示:CLA-BSI (33.5% vs. 19.4%, p<0.001)及CA-UTI (13.6% vs. 7.4%, p=0.038)較非CLA-BSI及非CA-UTI死亡率高,但VAP死亡率並未較非VAP高 (25.9% vs. 32.5%, p=0.646)。 結論:若臨床病患有這些死亡危險因子,應更積極落實感染管制措施以減少感染並應更積極治療,避免死亡。缺乏抗生素治療分析是本研究之主要限制。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