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運用多面向感染管制策略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與抗藥性細菌產生

感控監測

壁報

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運用多面向感染管制策略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與抗藥性細菌產生

Reducing the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production by implement Multi-faceted Infection Control Strategy in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Southern Taiwan

前言:
本院自2014年為因應抗生素管理計畫案,擬訂多重抗藥性菌株感染管制管理程序書,並參考疾病管制署指引,進行本院之管制措施
方法:
本院多重抗藥性菌株之措施如下:
一、主動篩檢:
1. 急診收治外院RCW等呼吸器依賴病人,一律進行鼻腔與肛門主動篩檢
2. ICU住院抗藥性個案,隔壁病人各一名進行主動篩檢
3. 當單位出現2例相同抗藥菌種,啟動群突發調查,所有病人需主動篩檢
二、 個案通報:
檢驗科於細菌培養抗藥陽性時,立即於報告標註注意事項,並發簡訊通知醫師及感管
三、 隔離措施:
1. 列管之抗藥性個案,隔離期間病房費優免
2. 個案單獨病室,若無單人房,則採雙人房鎖一床。如難有單獨病室(如ICU),採就地「畫地線隔離」
3. 隔週採集鼻腔及肛門拭子培養;連續二次陰性時,才可解除隔離
四、 工作人員(含訪客)照護感染管制:
1. 進出應遵守PPE穿脫規則,並遵守洗手五時機
2. 張貼「接觸隔離」隔離卡,請人員遵守隔離措施
五、 環境感染管制
1. 每天以1000ppm漂白水清潔病室物品
2. 使用拋棄式抹布,其他用具漂白水消毒後方可使用
3. 病人單位布品、廢棄物皆以感染性垃圾袋包覆再運出
六、 終期消毒與ATP環境採檢
1. 病人轉出後,病室與病室內物品須以5000ppm漂白水清潔與消毒
2. 環管人員漂白水消毒後,感管以ATP專用拭子與儀器選5個點進行清潔度判定,標準值:綠燈為< 250 RLU,黃燈為250~500 RLU,紅燈為>501 RLU。有4個以上綠燈才合格,可收治下一位患者。
3. 採檢完以口頭與e-mail回饋給病房及環管,不合格須立即改善,每月公告統計於院內KM系統

討論:
一、 終期消毒之表面乾淨度2014-15年表現不佳(<60%),經改善後2018年已達85%,2019年1至11月更提升到89%
二、 2014 年至2018年底結算,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株有明顯減少,年度數據各為202、247、235、208、176株。抗藥細菌比例也明顯減少,分別為百分之20.3、16.6、16.2、15.9、11.4。
三、 下降最多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株是MRSA,由2014年的38件(21件抗藥,55.2 %),到2018年的15件(5件抗藥,33.3%)。MRSA臨床分離菌株抗藥比例2014至2018年皆超過50%。顯示本院策略已見成效
四、 抗藥比例下降最多為CRAB,由2014年6件(總數16件),到2018年1件(總數15件)。 CRE變化不大,由2014年8件,到2018年7件。VRE略為上昇,由2014年3件,到2018年5件
五、 2018主動篩檢與隔離措施執行率已達到99%以上

結論:
本院運用多面向感染管制策略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能有效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故將本案改善策略列為常規作業,以利院內感管品質的維持。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