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探討某醫學中心VRE主動篩檢策略之成效

感控監測

壁報

探討某醫學中心VRE主動篩檢策略之成效

Exploring the achievements of active screening strategies for VRE in a medical center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2019年10項需要關注並致力於解決的全球健康威脅,抗藥性菌是待解決難題之一。為杜絕流行病學重要抗藥菌於醫療機構內散播,針對盛行率高的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對vancomycin具抗藥性之腸球菌,簡稱VRE),考量臨床檢驗大多因病人住院期間有症狀或感染情形才送驗,待培養出抗藥菌,再進行感染管制防護措施,為時已晚;故主動篩檢可即早發現帶有抗藥菌病人,避免潛藏散播病菌之風險,導致病人共用物品受汙染如便盆、輪椅、血壓機、聽診器等,造成病人間交叉移生或感染。某醫學中心1997年建立嚴格之主動篩檢策略,當臨床檢驗培養出VRE病人,則進行鄰床(室) 病人之肛門拭子培養,如篩檢陽性,再擴大篩檢範圍(策略一)。爾後配合國家政策增加來自呼吸照護中心、呼吸照護病房、安養中心及長照機構之高風險病人轉入時之主動篩檢(策略二),並建立異常事件處理之篩檢策略(入單位一律篩檢,策略三)。本研究回溯分析某醫學中心主動篩檢及臨床檢驗之VRE新個案比例及VRE個案發生VRE引起之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之比例,並比較不同主動篩檢策略檢出之陽性率,以建立符合成本效益之防治措施。
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主動篩檢出VRE新個案比例51.4% (2342人/4555人),臨床檢驗出VRE新個案比例75.2% (1617人/2149人),有顯著差異(OR=2.8, P<0.0001);主動篩檢出VRE個案發生VRE引起之HAI比例5.8% (266人/4555人),臨床檢驗出VRE個案發生VRE引起之HAI比例15.9% (341人/2149人),有顯著差異(OR=3.0, P<0.0001)。分析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不同主動篩檢策略之檢出陽性率,發現VRE個案再篩檢鄰床(室)病人之檢出陽性率47.5%(732人/1541人);來自呼吸照護中心、呼吸照護病房、安養中心及長照機構之高風險病人轉入時篩檢之檢出陽性率27.9%(821人/2943人);入單位一律篩檢之檢出陽性率23.7%(7527人/31701人),其中發現VRE個案再篩檢鄰床(室)病人之檢出陽性率最高,而入單位一律篩檢之檢驗量最多(佔77.7%)。
以上結論,主動篩檢出VRE新個案比例低於臨床檢驗出VRE新個案比例,故主動篩檢可即早發現帶菌者,以強化感染管制措施包含病人安置、隔離標示、手部衛生、接觸隔離防護及環境清潔等,避免病人間交叉移生及感染。而主動篩檢策略一相較策略二及策略三之檢出陽性率為最高,故當臨床檢驗培養出VRE病人,則進行鄰床(室) 病人之肛門拭子培養,如篩檢陽性,再擴大篩檢範圍,為最符合成本效益之主動篩檢策略。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