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台灣南部醫療中心之消化系內視鏡污染的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台灣南部醫療中心之消化系內視鏡污染的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Digestive System Endoscope Penicillium contamination by inadequate cleaning: Experience from a medical center in southern Taiwan
投稿摘要: 前言:本院有關內視鏡清洗消毒訂有品質監測機制,依照本院感染管制政策之「內視鏡之感染管制措施」執行,包含前置清洗、消毒作業、監測、採檢、及內視鏡檢查注意事項等。某檢查中心每月由專人內稽採檢二支內視鏡檢驗,另感管醫檢師每季也會外稽進行一支內視鏡做微生物培養監測,本檢查中心成立於民國94年7月啟用至現,每日進行內視鏡檢查約 40人次,共六台洗滌機,今年4月突發現其中一支胃鏡採檢異常,報告結果是Mold(鑑定結果為penicillin株),分析可能致異常原因包含人、事、物皆有相關係,如委由勤務人員清洗內視鏡,清洗後無清潔驗證,高層次消毒自動化部分是將內視鏡進洗滌機消毒前未確實乾燥,及調查全院洗滌機無管理規範及一致性作法等,針對以上問題經查詢文獻、詢問各大醫院及參考廠商建議措施改善後再複驗結果即合格。 方法:1、委由非醫事人員清洗內視鏡時須受過專人教育訓練及認證資格。2、採購二支噴槍依規範落實清洗流程乾燥部分噴槍至少10分鐘。3、監測清潔確校新增每月內外稽ATP(生物冷光反應測試)檢測清潔度。4、更改為每次消毒前需偵測OPA濃度。5、制定自動清洗消毒機管理及維護規範,如定期更換內、外部濾心,外部濾心(5micro)由工務室每2個月更換,內部濾心(0.2micro)依據廠商建議定期更換,未裝有外部濾網約3-6個月更換,試行中先預定6個月更換一次,並視用水品質及使用況若異常或阻塞立即更換內部濾心。6、同時要求OLYMPUS型洗滌機廠商清洗機要定期維護及半年一次內部清洗。廠商說明進水採自來水即可,故水質品質監測由工務室每月監測水質狀況及感管醫檢師進行微生物培養監測。 討論:1、因醫事人員人力不足1:7-8,才訓練委由非醫事人員(如勤務人員)清洗內視鏡,人員流動率大每月皆需要安排訓練,然而認證資格又需由單位自訂較無一致性規範標準及作法,故至單位專人備感吃力,主管早已上簽文申請專人負責仍仰賴院方支持。2、若依廠商建議及配合定期3-6個月更換內部濾心,一支成本6000元一年將花費540,000元,將是單位一筆為數不小負擔。3、如何落實要求洗滌機廠商配合本院規定,儀器需定期清潔及維護,宣導期望未來各部門購買新機器時須寫入合約要求之。 結論:每個步驟皆重要,落實每個環節勿輕忽,應制定一致性標準規範,以保障病人及工作人員的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