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北部某機構癰之感染管制行為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防護措施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北部某機構癰之感染管制行為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s of Carbuncle’s infection control in an institution in the north are shared.
投稿摘要: 一、目的與動機: 金黃色葡萄球菌存在生活週遭,健康的人皮膚上也有該菌生長,經由接觸感染,當皮膚角質層破損接觸到這些細菌,便有可能形成癰。 機構住民多屬行動不便,自理能力差,免疫力低易罹患癰。癰是影響生活品質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可視為照護品質指標,值得重視。 二、方法: (一) 歸納與觀察: 1. 觀察期間: 109年01月20日至09月30日止,罹患癰的住民共有7位。 2. 原因分析: (1) 機構住民罹患癰共同點為老年、糖尿病、免疫力不足、營養不良、環境及衛生習慣不良。 (2) 照顧者未正確執行洗手及遵從洗手時機。 (3) 未及早發現導致醫療介入時機晚。 (4) 對於癰與傷口處置認知不足。 (二) 感控介入措施: 1. 個案介入措施: (1) 監測:評估病史,每日晨會後皮膚檢查,即時通報,擬定改善措施。 (2) 照會營養師: i. 針對皮膚受損飲食應保持均衡,增加維生素A及蛋白質攝取,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海鮮類,提高自身免疫力。 ii. 補充適當營養素,如Vit.C、亞培安素等促進傷口癒合。 (3) 落實清潔: i. 2天洗澡1次改成每日洗澡,保持皮膚乾燥。 ii. 每週更換床單1次調整為2天1次。 iii. 穿著舒適衣物經常更換,保持床單整潔。 iv. 勿用手抓皮膚,修剪指甲。 2. 洗手:落實感控措施,強調衛生,提升洗手五時機的遵從性及正確性。 3. 抗生素使用與清創: (1) 儘早就醫給予抗生素,預防炎症擴散。 (2) 經醫療團隊評估,將住民病史及照護計畫正確轉介,落實感管措施。 4. 教育與衞教: (1) 與護理人員討論個別化的照顧計畫,提供換藥影片分享。 (2) 癰照護流程每月宣導與稽核並針對住民給予衛教。 三、結果: (一) 觀察7位個案復原時間最長41天,最短7天,平均數21天,需清創為5位佔比例62.5 %,癒合後一個月內皮膚維持健康,且未再復發。 (二) 定期洗手稽核,經落實後照顧者洗手遵從性從66.6%提升至83%。 (三) 整個療程發現癰對其抗生素試驗結果為盤尼西林91.1%、紅黴素84.4%治療是最有效果。 (四) 機構與醫療端適當銜接,讓住民盡早接受到醫療照護-清創可以減少換藥次數、傷口提早癒合、降低感染率並減少住院的必須。 四、結論: 藉此次經驗提升機構工作人員對異常皮膚的認知與警覺,重視篩檢,降低癰感染的風險有實質的幫助,隨著住民皮膚抵抗力弱與用藥複雜度的增加,在人口密集處於侷限空間的機構住民,癰發病率隨之提升且易衍生群聚感染;建構照護SOP及落實感染管制有效防護網政策,俾使機構住民有更佳的生活品質與健康。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