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區域醫院血流感染Campylobacter jejuni案例報告

微生物

壁報

某區域醫院血流感染Campylobacter jejuni案例報告

Case report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a regional hospital

前言
Campylobacter jejun,為微嗜氧性、革蘭氏陰性、具運動性、彎形桿菌,最適合生長的溫度是在42~45℃,急性腸炎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本研究目的為當病人沒有腹瀉症狀通常不會特別去鑑定此菌,微生物實驗室若以一般培養基及培養條件此菌不會生長而容易被疏忽,藉由革蘭氏染色人工鏡檢由其彎形桿菌形態特色可提供後續鑑定方向。
方法
案例為一名80歲男性,109年10月30日凌晨因發燒、身體疲倦及四肢水腫等症狀於急診就醫,實驗室檢查數據發現Leukocytosis(WBC:19.70 x10^3/uL,Seg:96.9%),NT-pro BNP為23420pg/mL(參考值:<450 pg/mL),hsCRP為18.90 mg/dL(參考值:<0.75 mg/dL),糞便潛血化學法為陽性並抽2套血液培養,之後轉病房。2套血液培養於48小時內嗜氧瓶陸續出現陽性反應,以革蘭氏染色呈粉紅色短桿菌,立即口頭通報護理師並簡訊傳呼通報開單醫師此病人血液培養瓶有GNB生長,醫師給予抗生素Ceftriaxone治療。再將血液次培養於嗜氧BAP/EMB、巧克力培養基培養,24小時培養皆無生長現象,為排除儀器偽陽性反應並避免遺漏致病菌的鑑定,所以再次以革蘭氏染色人工鏡檢確認顯微鏡下呈現彎曲粉紅色短桿菌才懷疑為Campylobacter。於是使用Camp agar放入厭氧缸並置於42℃溫箱培養3天。
結果
經Camp agar放入厭氧缸並置於42℃溫箱培養3天,菌落呈現灰色半透明菌落,進行生化試驗Oxidase為陽性、Catalase為陽性、Hippurate水解為陽性,鑑定為Campylobacter jejun。病人在抗生素治療後,於11月3日採集2套血液培養均為陰性,11月13日出院。
結論
此病人無腹瀉但有發燒,所以僅採集血液但未採集糞便進行培養,血液培養儀器偵測為嗜氧瓶出現陽性反應又非厭氧瓶出現陽性反應,因此鑑定時容易忽略Campylobacter jejun。此案例證明雖然儀器檢測可提升檢出率並縮短檢測時效,故革蘭氏染色人工鏡檢方法在微生物初步鑑定仍為與儀器檢測結果互相確認的重要方法,染色形態可作為輔助鑑定,縮短因培養所消耗的時效,即早提醒臨床治療。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