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精神科醫院結核病群聚感染事件處理之經驗分享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精神科醫院結核病群聚感染事件處理之經驗分享

Experience sharing of tuberculosis outbreak in psychiatric hospital

前言:結核病為慢性傳染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造成之疾病,可造成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之感染,如肺、淋巴結、骨骼、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之感染。
肺結核主要傳染途徑為空氣傳染。健康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通常不會馬上發病,結核菌可長期潛伏在宿主體內伺機發病,一般人受到感染後一生中約有5~10%機會發病,感染後,前2年內的發病率最高。結核病之傳播常發生於感染者與同住家人或密切接觸的人;人口密集機構之住民,可能因生活型態聚集,容易發生群聚感染事件。
本院為精神科教學醫院,收治急性及慢性長期住院之病患,慢性病房共有10個病房,因病人疾病特性、功能及照護需求等,病房之間轉床頻繁,又因職能復健之需求而聚集不同病房之病人,以達促進職能復健效能。99年本院結核病確診共計22人,為近5年之新高,100年4月經疾管署進行基因型比對,發現有2組(各2人)基因型相同,4人分屬3個病房,調查個案於住院期間曾與同組個案曾居住於相同病房,具人時地關連性,判定為聚集事件。
方法:經由疾管署與院方會議討論各項措施:(一)行政管理:由副院長每兩週主持應變會議,彙整各項監測報告及改善措施,會議成員為感控小組、內科部、精神部、護理部、復健科、秘書室等;修訂結核病各項流程之規範(包括胸部X光判讀機制、病人各項監測及處置流程、治療、隔離規範、接觸者掌握及檢查);(二)結核病教育:對象為全院及外包員工;(三)胸部X光篩檢:全院院民每半年執行一次,為期兩年;(四)高風險單位病人執行潛伏結核治療(LTBI);(五)環境通氣設備改善:各職能復健教室、物理治療室及隔離室環境通風改善、並改善隔離室之硬體建築。(六)陳舊性肺結核、潛伏結核完治病人分別集中收治及管理。
結果:103年度及104年度確診個案數由22例降低至6例,經基因型比對並無相同,經疾管署解除群聚事件追蹤。
結論:以此次經驗來看,本院雖每年執行院民胸部X光檢查,但由於病人人數多(約2500人),增加放射科判片之負荷,胸部X光異常者未迅速被發現;另慢性精神病人,語言表達能力差及無症狀病人造成醫療未能及時介入,進而增加接觸者暴觸之風險及傳染之散播。為防範未然應提升胸部X光判讀之速度、胸部X光異常病人及有症狀之病人儘早安排就醫,並執行法定傳染病通報及隔離措施,並及早追蹤接觸者及偵測潛伏感染個案,以利評估投予預防性用藥,以降低接觸者發病之機會;持續辦理結核病相關教育,以加強人員防治知能,以減少結核病對病人之健康威脅。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