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運用模擬噴濺嘔吐物的清潔提升工作人員對環境清消的正確性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運用模擬噴濺嘔吐物的清潔提升工作人員對環境清消的正確性
投稿標題(英):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environmental cleaning through simulating splashy vomitus
投稿摘要: [前言] 腸胃道感染為人口密集機構常見群聚感染的原因之一,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直接或間接接觸到嘔吐物或排泄物所產生的病毒顆粒,對於阻斷疾病傳播,除了盡早發現疑似感染個案並採取適當隔離措施外,正確執行環境清潔與消毒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為幫助工作人員了解嘔吐物清除常見缺失,故進行擬真實地演練。 [方法] 1. 以燕麥片加水沖泡產生的黏稠感及燕麥碎片的混合物,模擬胃腸中已部分消化的食糜性狀,並於140 cm高處倒下,模擬成人站立嘔吐之地面噴濺範圍。 2. 病房現場人員抽測,以現有工具進行環境管控與清消。 3. 考核重點依序為:覆蓋吸附紙巾、傾倒漂白水原液於紙巾上、清除嘔吐物、1000ppm漂白水消毒環境表面、清潔工具消毒及手部衛生。 4. 演習結束立即進行檢討與說明,不合格項目>20%者進行複測。 [結果] 總計13個病房參與實地演練,初測合格率為76.9%;常見缺失項目如下: 1. 手部衛生不落實,用染污的手開關門、觸摸病人或自己(62.5%)。 2. 未就近取物覆蓋,嘔吐物暴露於大氣中較久(37.5%)。 3. 忘記關閉嘔吐物上方的循環扇,病毒微粒有機會隨氣流飄揚,造成污染擴大、疾病傳播(25.0%)。 4. 清除嘔吐物動作急躁魯莽、拍打覆蓋污物的報紙,易造成污物噴濺,擴大污染範圍(25.0%)。 5. 垃圾袋太小,污物不易順暢放入垃圾袋,傾倒污物時沾染到外層或噴濺到工作人員(25.0%)。 6. 清潔工具未先清潔就直接浸泡消毒,大量有機物質降低漂白水的消毒效果(25.0%)。 7. 固態顆粒未完全清除,即用拖把清潔地面,殘渣會卡在拖把布中,造成後續清潔困難(12.5%)。 8. 未使用標準工具調製漂白水(12.5%)。 9. 用掃把清除嘔吐物(12.5%)。 [結論] 以擬真嘔吐物取代澄清溶液,其黏稠感與固態顆粒可讓工作人員體驗實務處理的困難度,協助了解選用正確清潔工具及個人防護裝備的重要性,此外模擬站立嘔吐的噴濺程度亦讓人員實際了解清消範圍遠大於嘔吐物集中處。期望藉由擬真演練增進工作人員對嘔吐物清除常見缺失之認知,進一步提升環境清消的正確性。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