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 Elizabethkingia spp. 感染之調查及基因分析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 Elizabethkingia spp. 感染之調查及基因分析
投稿標題(英): Investig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Elizabethkingia spp. Infection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前言:Elizabethkingia spp. 廣泛存在於院內的環境中,隨著 Elizabethkingia spp. 感染個案報導的增加,再加上 Elizabethkingia spp. 的多重抗藥性及被感染後病人的高死亡率,使得 Elizabethkingia spp. 造成之感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議題,本實驗針對 Elizabethkingia spp. 展開一系列的調查及基因分析。 方法:1.臨床鑑定:目前臨床較常使用的鑑定為Vitek2系統或是MALDI-TOF系統的Vitek MS (bioMérieux)、Bruker MALDI Biotyper (BD)等儀器。2.脈衝式電泳電泳(Pulsed Field electrophoresis):以脈衝式膠體電泳技術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 分析菌株間之基因型,用H9812菌株作為分子量標記,H9812菌株使用XbaI 限制酶切割,Elizabethkingia spp. 使用XhoI 限制酶切割,再使用CHEF-DR III系統(Bio-Rad,USA)進行Pulsed Field electrophoresis,電泳條件恆溫槽溫度為14℃、變換時間(pulse ramp) 為1至25 秒、速度6 V/cm、電泳時間19小時。拍照紀錄電泳膠上的結果,並儲存成圖檔。使用BioNumerics 軟件(BioNumerics,Applied Maths NV,Belgium)進行PFGE 數據分析。3.定序系統iSeq100 sequencer (Illumina),用DNAease UltraClean微生物試劑盒(Qiagen)製備基因組DNA,做基因定序分析。 討論:在某醫學中心發現疑似群突發事件,因此我們收集了醫院病人及環境的Elizabethkingia spp.的分離株,由於在鑑定上確定種名不易,常造成收案上的困擾,利用全基因組定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導入MALDI-TOF 更新資料庫重新鑑定;接著設計多重PCR篩選群突發特異分子標記基因(GR3,GR4,GR5),希望能更快速的掌握醫院疑似群突發菌株。本次環境採檢在水龍頭的起泡頭及病人週遭環境,都發現了 Elizabethkingia spp. 以脈衝式電泳(Pulsed Field electrophoresis)證明大多數分離株可能是源自同型的菌株,所以證實 Elizabethkingia spp. 可能在醫療院所中傳播。定序基因圖譜,修正MALDI-TOF資料庫後重新鑑定的結果,發現之前鑑定為伊莉莎白菌其實有85.1% (161/295)是瘧蚊伊莉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anophelis)。利用群突發株三個特異性基因體區段(GR3、GR4、GR5)設計的引子進行多重PCR篩選,能快速偵測伊莉莎白菌群突發株。 結論:一直以來用傳統鑑定方法鑑定為 Elizabethkingia spp.實際上很可能為Elizabethkingia anophelis ,根據其獨特的遺傳模式可提早鑑定出容易造成群突發之菌株,在發現區預先做好隔離措施,以免造成大規模的感染。Elizabethkingia spp. 在院內的傳播以接觸傳染為主,特別是在加護病房的水源及環境,在感染管制方面,加強環境清潔消毒、洗手及落實接觸隔離,才能有效控制 Elizabethkingia spp.在醫院的散佈。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