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中心靜脈導管以股靜脈、鎖骨下靜脈、內頸靜脈等置放部位之實證相關血流感染比較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中心靜脈導管以股靜脈、鎖骨下靜脈、內頸靜脈等置放部位之實證相關血流感染比較
投稿標題(英): Evidence-based risk comparison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with femoral venous, subclavian and internal jugular venous catheters
投稿摘要: 前言 中心靜脈導管(CVC)置放具一定危險性,惟需大量輸液、上高濃度升壓劑、monitor fluid status、周邊line打不到等又是不可或缺。導管相關的血流感染是住院患者中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國內研究指出血流感染率上,股靜脈最高、其次爲內頸靜脈與鎖骨下靜脈。本文以實證醫學方法比較股靜脈、鎖骨下靜脈、內頸靜脈等置放部位之相關血流感染。 方法 以關鍵字(femoral AND subclavian AND internal jugular AND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搜尋PubMed, EMBASE等資料庫,搜尋結果有共3篇相關之系統性綜論SR (systematic review),排除2篇血栓與成本效益的SR後,納入1篇最符合之SR(2012)並嚴格評析。 討論 此SR共納入(法、美、日、澳、西等國研究) 2篇隨機對照試驗(RCT)(1006個導管)和8個Cohort studies(16,370個導管)。鎖骨下靜脈共置入2330個、內頸靜脈10958個、股靜脈置入3188個導管,總共有113652導管置入天數(catheter days)。平均導管相關的血流感染密度:每1000 catheter days為2.5(range為0.6-7.2)。兩篇RCT研究中的股靜脈和鎖骨下靜脈/內頸靜脈部位之間的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ABSI)的風險無顯著差異。整體而言,股靜脈與鎖骨下靜脈部位間CABSI的風險無顯著差異。與股靜脈相比,內頸靜脈部位之CABSI的風險顯著較低[風險比1.90; 95%信賴區間(CI)1.21-2.97,P = .005,I²= 35%]。然而這種差異是由統計異常值(statistical outliers) 的2篇研究而來的。當移除這2篇研究後,股靜脈和內頸靜脈部位之間的CABSI風險則無顯著差異(風險比1.35; 95%CI 0.84-2.19,P = 0.2,I² = 0 %)。 統合迴歸 (Meta-Regression)結果證實了感染風險與納入研究的出版年份間存在顯著的相互作用(P = 0.01),股靜脈部位置入在早期研究中有更高的感染風險。鎖骨下靜脈與內頸靜脈部位的導管之CABSI風險沒有顯著差異。兩篇RCT中亦評估了深部靜脈栓塞(DVT)形成的風險。結果表明,當股靜脈與鎖骨下靜脈和內頸靜脈部位比較時,股靜脈部位置入的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無差異。然而,研究之間存在顯著的異質性。 結論 實證結果顯示三個部位之間的CABSI率無差異,與台灣的研究結果不同。目前台灣收治病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又常為長照機構,皮膚狀態不佳的情況下。CVC放置於股靜脈的原因可能為內頸靜脈或鎖骨下靜脈難放置(太胖、脖子粗短) 而放置於股靜脈感染的機率比較高,乃因病人皮膚清潔度不夠(髒),皺摺多不易清潔,另外臥床情況也容易因便溺未清潔乾淨而容易感染,故呈現股靜脈有較高的血流感染,因而結果與此實證不同。再者,期待未來類似主題之SR發表,能納入整合更多較新的研究,或許會有新的證據結論。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