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外科加護病房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群突發處理經驗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醫學中心外科加護病房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群突發處理經驗

Investigation of a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VRE) outbreak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of a medical center.

背景及目的:
某醫學中心外科加護病房共8床,皆屬單獨病室,2020年9月發生萬古黴素腸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異常增加4例,感染部位為於傷口和血液感染,其中三位皆判定為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故感管中心介入調查分析可能原因及分享調查之處理經驗。
介入方法及結果:
蒐集感染個案相關資料:事件發生時間為2020年9月4日至2020年9月21日之間。
1.所有病人之前皆使用過萬古黴素(Vancomycin),年齡位於46-88歲,因病況差且住院天數皆大於一個月。
2.環境採檢調查:
(1)生物冷光儀(ATP)環境檢測,判讀標準為低風險RLU<200;高風險RLU<100,採檢病房及護理站公共區共採29點,在合格範圍值內共25點,其中異常IV PUMP:117 RLU、灌食PUMP:321 RLU、ACT機器:3643 RLU、血氧機:211 RLU。
(2)環境採檢培養共採檢10個公共採檢點進行培養,皆無發現VRE菌株。
3.實際現場觀察及稽核:
(1)加護病房固定工友,每日使用漂白水清潔一次,每週二、四、六使用漂白水溶液、每週一、三、五、七使用漂白錠泡製,漂白水濃度皆達到1000ppm以上,公共儀器部分未確實做到每日清潔消毒。
(2)工作人員之手部衛生稽核:洗手遵從率:98.68%,正確率:100%。
(3)抗藥性菌株接觸防護稽核:設備用物為100%、執行防護措施正確率為100%。
4.介入感管措施:
(1)病房公共物品及護理站區域,以濃度1000ppm漂白水加強環境清消。
(2)護理站及轉出病室進行終期消毒及紫外線燈消毒。
(3)針對住院中病人進行主動採檢肛門拭子採檢,9月4日至9月21日共14位病人進行採檢,陽性共4位,監測期間若轉出至普通病房皆採預防性接觸性隔離,直到9月21日報告陰性解除隔離。
(4)初步藥物敏感分析同菌種共三位,具有地緣關聯性,故進一步分析多位基因座序列分析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 ,顯示多位基因座序列分析法皆為第17型(ST 17)。
5. 教育訓練:
(1)加強清潔人員環境清潔在職教育。
(2)舉辦單位醫護人員手部衛生及抗藥性菌株防護措施之在職教育課程。經過教育宣導後,單位10月僅發生一例院感個案,11月無個案發生。
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有可能爆發VRE ST 17型菌株的群突發,VRE ST 17型菌株是本院院內最常見的流行菌株,因此需要進一步以脈衝式膠質電泳分析(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或全基因定序比對,才能確定為同源的VRE ST 17型菌株造成群聚感染。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