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運用PDCA手法於某感染內科病房面對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群突發處理經驗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運用PDCA手法於某感染內科病房面對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群突發處理經驗
投稿標題(英): The experience of using PDCA cycle to control of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outbreak in infection medical ward
投稿摘要: 前言: 鮑氏不動桿菌可長期存在於醫療環境中(如床欄、工作車、門把、電腦鍵盤等),或是人體的皮膚、上呼吸道及下腸胃道中、工作人員手部等,引起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若環境清潔不全或是醫護人員未做好隔離防護措施、確實洗手等,極易成為傳染病傳播之溫床。於2020年8月初本單位發生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群突發事件,本文旨在探討某教學醫院感染內科病房CRAB群突發事件調查經過及感染管制措施處理之經驗,希望能成為其他醫療工作者之參考。 方法: 本單位為感染內科病房,床數共38床,於109年8月1日~109年8月8日共出現4例分別於病人尿液、痰液及膽汁細菌培養出CRAB,透過病歷檢視、觀察、採檢並與感染管制師進行討論等方法收集資料,歸納出發生CRAB群突發原因:病人疾病嚴重度高、接觸者未落實洗手或穿隔離衣。小組成員擬定改善策略:1.進行醫療相關人員宣導及在職教育。2.進行照顧者宣導及團體衛教。3.加強環境清潔。細項執行如下: 1.109年8月12日進行工作人員手部衛生教育課程,並進行課前認知測驗,發現錯誤部分為情境題中針對洗手時機的判斷。 2.於每日晨會及科會時,利用情境加強宣導洗手正確時機,隨機抽問。 3.每梯護生到單位第一天進行手部衛生考核,加強宣導洗手五時機觀念。 4.於護士站、跟查房、做治療時,隨時彼此提醒醫師、護理師、學生、照顧者、病人皆要洗手。 5.舉辦單位團體衛教-強化照顧者正確洗手及穿脫隔離衣。 6.病室及公共區域環境清潔提升為2次/日:請清潔人員加強病室及公區環境使用0.05%漂白水清潔一天2次,清潔後由單位同仁進行確認查檢。 7.請同仁養成習慣自行擦拭清潔電腦螢幕、鍵盤、滑鼠。 8.隨機稽核手部衛生遵從率、執行正確率,發現錯誤立即指證。 結果: 1.追蹤至109年8月22日,單位內無新發生之CRAB感染或移生個案。 2.手部衛生教育訓練認知測驗由平均90分提升為94分。 3.洗手遵從率由109年8月56.8%提升為109年10月93.5%。 4.洗手正確率由109年8月82.3%提升為109年10月94.1%。 討論: 本專案導入跨團隊合作機制,結合醫師、護理部、檢驗室及感染管制室,持續進行PDCA。為預防群聚感染,確實進行環境清潔及消毒,提高人員對於洗手的認知,人員基本的手部衛生遵從率及正確率必須在醫療照護常規作業中持續進行,透過神秘客及感控室稽核,定期回饋給單位進行檢討改善,才能有效的改善群突發事件,進而維護病人安全及提升照護品質。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