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應用閉環管理改善傳染病檢體作業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應用閉環管理改善傳染病檢體作業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f applying closed-loop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wor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投稿摘要: 背景:本院為3,000床醫學中心亦為急重症急救醫院及傳染病防疫醫療網責任醫院,於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前平均每月送驗傳染病檢體約150件,2020年因應COVID-19之故傳染病檢體每月638件為平時4.2倍,現況作業仍倚靠傳統的人工口頭辨識及感染管制師追蹤檢體、確認檢體、打包、運送等作業,為有效管控檢驗品質及安全,進而減少人力耗費,故運用閉環管理改善以達即時性監控,提升醫療品質。 方法:本院已於2010年建構單位通報傳染病,自動列印疾管署「傳染病檢體條碼」及「傳染病檢驗送驗單」,傳染病檢體條碼無法於本院資訊系統讀取,故透過專案與資訊部門、檢驗醫學科、護理部及感管課跨團隊合作改善,應用閉環管理並結合本院一般檢體作業流程進行管理:1.新增醫囑系統醫師通報傳染病並連結護理系統。2.修訂採檢者以傳染病檢體條碼執行病人辨識。3.增訂檢驗醫學科傳染病簽收及送出作業。4.新增檢體動態追蹤機制(標籤、辦識、傳送、收件及送出)於護理、感染管制及檢驗醫學科等系統。 結果:藉由「傳染病檢體條碼」串接門診、急診、住診、護理作業、檢驗醫學科、感染管制等六大系統,即時監控、電腦警示、提示的機制防範人為錯誤的發生,確保病人安全。2020年8月起系統陸續上線,從檢體標籤列印、病人辨識、採檢辨識、檢體傳送辨識、檢驗醫學科簽收,並完成檢體打包送至疾管署等作業,每個關卡藉由「傳染病檢體條碼」讀取時即時監控、雙重核對的特性,使「傳染病檢驗送驗單」與「傳染病檢體條碼」黏貼正確率達100%,且人力耗費時間由每件35分鐘降低至18分鐘,大幅減少感管師耗時電話追蹤檢體及再次觸碰檢體的風險。 結論: 透過資訊系統結合「傳染病檢體條碼」作業,減少人為錯誤及降低人員工作負荷量,並提升病人與檢體辨識的正確性。利用閉環管理手法與本院一般檢體採檢作業流程一致,人員皆能正向接受改善後作業,確保傳染病檢體採集條碼標籤黏貼正確率達100%,並減少人力耗費。全面標準化作業確保病人安全、員工安全,資訊化系統有效管控檢驗品質、達到系統性的閉環管理與追蹤管理追蹤。期望本案可供相關醫療院所參考。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