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自動紫外線C發光裝置提升醫院環境清潔成效

感控監測

壁報

運用自動紫外線C發光裝置提升醫院環境清潔成效

Utilizing automatic ultraviolet-C-emitting devic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hospital environment cleaning

前言: 醫院環境清潔程度與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附著於醫療環境表面的細菌,常常是造成醫療照護感染因素之一,尤其是多重抗藥性菌種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 包含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 以及 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 等,一旦感染 MDROs 治療選擇有限,且會造成醫療浪費。以傳統人工方式作醫院環境清潔,雖然醫院都有制定標準操作流程,但是清潔人員管理不易,可能因為不熟悉清消流程、或未按照清消流程作業,反而將細菌移轉 (transfer) 至乾淨表面。由文獻得知,運用自動紫外線 C 發光裝置的效果非常好,我們將運用這種消毒方式於密閉式環境如隔離病房,並於消毒後採取總菌落數法 (Aerobic colony count, ACC) ,VRE、 CRAB及Clostridium difficile培養,加上空氣中細菌及真菌濃度檢測,藉此提升醫院環境清潔成效。
方法: 檢體收集,用無菌生理食鹽水棉棒進行環境表面的採樣,採檢後放入裝有1ml生理食鹽水的15ml的無菌管中,混合 10 秒後各加 0.2 ml 塗抹至 TSA (Tryptic Soy Agar)、VRE screen agar、CRAB screen agar及chromID™C. difficile agar (CDIF) 和 Cycloserine Cefoxitin Mannitol Broth with Taurocholate (Anaerobe Systems)。並用ATP-生物冷光檢測法來檢測醫療環境的表面是否乾淨。
結論: 使用自動紫外線 C 發光裝置消毒後,採病人床上觸控鈕、叫人鈴-按壓點、生理監視器面板、床上桌、活動IV架、圍簾、聽診器、床上點滴架、工作車及CD車。總菌落數及ATP-生物冷光檢測的相對吸光值 (relative light unit, RLU)降低很多,尤其在消毒前床上桌有培養出CRE,叫人鈴(按壓點)培養出CRAB,消毒後都呈現陰性,表示自動紫外線 C 發光裝置的消毒效果很好。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