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降低心肺室針扎與尖銳物扎傷發生率
投稿分類 防護措施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降低心肺室針扎與尖銳物扎傷發生率
投稿標題(英):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eedlestick and Sharps Injuries among Cardiopulmonary Room
投稿摘要: 前言 因台南市某醫學中心之心肺室針扎事件增加,故藉由問題收集與分析原因,尋求改善方案,期望有效降低針扎與尖銳物扎傷發生事件,進而提升職場安全與降低醫療成本的支出。 方法 1.以資料回溯方式,進行資料分析及統整,發現本院108年01月至109年6月針扎與尖銳物發生事件雖然有明顯改善,但特殊檢查單位-心肺室針之針扎發生件數呈現異常增加情形。 2.心肺室基本資料:(1)包含心導管室、肺功能檢查室、心臟超音波室、心電圖室等檢查部門,提供心肺相關病人所有檢查。(2)負責急診、門診及住院病人的心肺檢查業務,平均每月檢查約11500-13000人次。(3)其中以心導管室主要執行侵入性治療外,其他檢查室也常因病人病況突然改變,於急救過程中執行注射與治療,故心肺室中所有部門皆均有機會造成針頭與尖銳物扎傷。 3.心肺室針扎分析: (1)心肺室針扎事件於107年2件,108年6件,109年1-6月5件,件數有逐年上升趨勢。(2)分析108年1月至109年6月心肺室針扎事件中,以醫師最容易發生,共9件(81.8%),其餘為護理師1件(9.1%),技術人員1件(9.1%);造成扎傷的物品中:其中縫針佔4件(36.4%)、刀片3件(27.3%)、心導管穿刺針2件(18.2%),手術刀1件(9.1%)、剪刀1件(9.1%);造成扎傷的原因:使用針頭或尖銳物時4件(36.4%)、清潔整理用物3件(27.3%)、意外誤觸2件(18.2%)、縫合時扎傷1件(9.1%)、他人意外扎傷1件(9.1%)。 4.降低針扎與尖銳物扎傷介入措施: (1)修訂心肺室新進護理人員職前訓練學習清單內容。(2)製作針扎與尖銳物扎傷之防治簡報,並於科室會議內宣導。(3)增設整理尖銳物之安全設備:提供鑷子給工作人員撿拾器械時使用。(4)張貼處理針頭與尖銳物方法之海報,提醒人員依標準執行操作。(5)於無菌器械區域中,增設放置尖銳物容器並規範放置位置。(6)重新檢視相關檢查規範,將針扎與尖銳物防範措施加入作業標準中。 討論 統計心肺室針扎發生事件109年1-6月為5件,經由改善後109年7-12月發生2件,有明顯改善成效。 結論 心肺室工作過程中需操作許多針具與尖銳物,尤其是情況危急時更易造成扎傷;透過此次改善活動,人員彼此腦力激盪擬訂對策,不僅增加團隊的凝聚力,無形中也增加對事物之解析能力;另也藉此機會改善人員相關作業流程,有效降低心肺室針扎與尖銳物扎傷發生事件。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