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2015-2019某地區醫院呼吸照護病房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及抗藥性菌種趨勢分析

感控監測

壁報

2015-2019某地區醫院呼吸照護病房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及抗藥性菌種趨勢分析

A trend analysis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s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from 2015 to 2019 in a respiratory care ward in a Local Community Hospital

前言
呼吸照護病房主要收治脫離危險期,病情穩定仍需長期使用呼吸器或呼吸器依賴的患者,長期住院的情況下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HAI)的發生在所難免,一旦發生HAI,除了延長病人住院天數、造成醫療資源及人力的耗費,更可能導致死亡,若因抗藥性菌種(multidrug resistance organism, MDRO)所導致的HAI則使得臨床治療更顯困難,為降低HAI及MDRO的發生,制定及執行接觸隔離、組合式照護等感染管制措施,並每月監測HAI及MDRO的趨勢,以作為感染管制措施改善之依據。
方法
某地區醫院呼吸照護病房共26床,收治對象為長期使用呼吸器及安養機構有住院需求的病人,收集2015-2019年呼吸照護病房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相關資料,以及致病菌為MRSA、CR-AB、CR-PA、CRE等抗藥性菌種進行統計與分析。
結果
1.2015-2019 HAI感染密度分別為1.780‰、1.963‰、1.817‰、2.426‰、1.766‰。
2.感染部位分佈:2015-呼吸道感染(RTI) 12例、泌尿道感染(UTI) 3例、血流感染(BSI)及皮膚及軟組織感染(SST)各1例;2016- RTI 9例、UTI 9例及SST 1例;2017- RTI 9例、UTI 8例及SST 1例;2018- UTI 11例、RTI 9例、BSI 2例、SST 2例及眼耳鼻喉之耳部感染(EENT-EAR) 1例;2019- UTI 9例、RTI 8例及SST 1例。
3.HAI致病菌為MDRO菌種分佈如下,2015:4株(CR-AB 2株、CR-PA 1株、MRSA 1株);2016:5株(CR-AB 2株、CR-PA 1株、MRSA 1株、CRE 1株);2017:1株(MRSA 1株);2018:9株(MRSA 4株、CR-AB 2株、CR-PA 2株、CRE 1株);2019:8株(CR-PA 3株、CRE 3株、CR-AB 2株)。
結論
感染密度於2015-2017呈現持平趨勢,2018年突有上升,依感染部位來看,應與2018年疾管署變更HAI收案定義有關,因此,2018年起,UTI除個案數增加外,感染部位排名也高過RTI。另觀察到病人多為長期住院,SST發生機會也相對多於內外科病房。由MDRO分佈可看出近年來CRE菌種的增加。有鑑於此,目前醫院已執行「主動篩檢」及「預先隔離」措施,規劃收治區將新病人主篩報告未出及確定為MDRO病人集中照護,避免抗藥性菌種傳播,透過落實接觸隔離措施,2019的感染密度稍有下降。此外,持續辦理抗藥性菌種、VAP與UTI組合式照護措施在職教育訓練課程,使臨床工作人員在知識方面能有提升,執行方面更加落實。環境清潔消毒方面,除終期消毒外,亦要求清潔人員固定每周執行長期住院病人的病床環境清潔消毒工作,減少環境中MDRO菌種的移生情形。期望持續落實相關感染管制措施,降低HAI及MDRO感染發生的機會。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