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結核病個案完治資訊介接平台建置

其他

壁報

結核病個案完治資訊介接平台建置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ation interface platform for tuberculosis cases

背景:透過資訊平台進行資訊介接與整合,進而建構起整合性、連續性和多元性的科技化照護服務。各醫療機構利用院內資訊作為個案管理工具,為能更早期偵測結核病個案動態及其治療情形,期能透過介接接回個案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結核病追蹤管理系統之治療狀態,進而減少延遲或遺漏通報之風險。
方法:依據文獻結核病個案治療時間都會超過6個月,有時會延長到18至24個月。本院結核病通報個案數年累積達440例居全國之冠,尚無法每日以人工查詢個案銷案結果,又現況因無法資訊對接疾管署結核病追蹤管理系統的銷案結果,故將結核病於院內管制系統之管制期限由2年縮短至治療最短期6個月,即在不知疾管署結核病追蹤管理系統之管理的情形下,個案於通報滿6個月後,如每次就診開立結核病診斷碼或用藥時,則管制進入結核病通報畫面,再由結核病個管師針對每一筆通報結核案逐一比對追管系統是否為管理中個案,再行刪除或新通報。每日約有5~10例,每例約耗時10~15分鐘,每日增加工作耗時約計50~150分鐘。由於該作業方式牽涉疾管署結核病追蹤管理系統,非屬本院資訊可獨立完成,故解決方式初步先將結核病之疾病管制期限由2年縮短程6個月,並利用「108年醫療機構雙項介接加值訊息補助計畫」接回「完成治療」。
結果與討論:經由上述方法雖能減少工作耗時約50%,但也僅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尚無法恢復原有結核病管制期限,其限制在於「銷案原因」尚有:排診(NTM、BCG)、取消、死亡、他院完成管理等無法介接接回,故將研擬更精進可行方案,另設程式將本院照護列管之個案對接回院內系統,而非本院照護個案則不列入本院管制建檔,視為結核病新個案就醫,讓遺漏通報之風險降至0%,進而減少干擾臨床醫師診療作業。
結論:資料庫的建置及管理,除醫護人員的協同合作外,還需資訊專業人員的參與,醫療及資訊人員應充份溝通,發展適合各醫療院所之資訊系統。目前個管資料庫在實務應用上非常多元,可協助個案篩選、整合個案照護之相關資訊、作為個案管理照護紀錄、進行各項指標監測、提供保險申報參考、成本分析及研究等,結合強大的資訊自動化功能不但能確保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更能提高個案管理之服務品質與效率。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