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內科加護病房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群聚事件處理經驗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醫學中心內科加護病房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群聚事件處理經驗

The experi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outbreak in a medical center

背景:
此次事件係由常規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視作業中,發現內科加護病房自2020/9/4至9/8,共有4位病人分別從痰液或支氣管沖刷液檢體驗出MDRAB,病人分布為鄰近床位,具有流行病學之相關性,故介入調查。
方法:
將流行期(2020年9月)個案數及總出院人數,與流行前期(2020年3月至8月)資料,以Fisher exact test檢定,具有統計學意義。分析流行期MDRAB病人平均年齡68歲,檢出MDRAB前平均住院天數長達8.7天、平均ICU住院天數7.3天,皆有使用抗生素及侵入性導管,使用carbapenem類抗生素佔50%,其中1人曾接受透析治療。為了解同時間住院中病人MDRAB移生情形,及了解感染源是否存留於環境、物品中而引起傳播的可能,於9/8進行病人篩檢及環境採檢。採檢病人痰液7件,檢出2件MDRAB,陽性率為29%(2/7);環境採檢每床之床欄、抽屜、布簾、Ambu表面、血液透析機、呼吸器及O2流量表、護理站滑鼠鍵盤等86件環境檢體進行細菌培養,檢出4件MDRAB,為陽性個案的氧氣流量表(1件)及呼吸器表面(3件),陽性率為4.7% (4/86)。
結果:
為鑑定此案是否確屬為群突發事件,9/15進行菌株脈衝式電泳分析,結果為案1的氧氣流量表及案2至案5之痰液培養出的MDRAB為同源菌株、案6痰液及案1、5、6的呼吸器表面培養出的MDRAB為另一同源菌株,顯示此群聚事件有2種基因型之MDRAB有交互傳播情形。自9/8起介入落實接觸傳播防護措施及人員手部衛生、全面以高濃度漂白水環境清消、加強頻繁接觸點及呼吸器表面以酒精每日清消3次等感染管制措施,追蹤兩周無新增個案。
結論:
經由此次調查結果及PFGE分析結果顯示,病人與其週遭環境確實驗出同型菌株,顯示週遭環境、醫療設備或物品均可能受到污染,潛藏感染危機,故手部衛生、環境清消及隔離措施之落實,在管控MDRAB是不可忽略的。環境有效的清消,尤其是人員雙手經常碰觸之處(如床欄、電腦鍵盤、呼吸器等),可以降低環境污染情形;提高人員手部衛生遵從性及正確性,則可降低菌株藉由工作人員手部散播的可能性。MDRAB菌能夠長期存在醫院內乾燥或潮濕的環境中,重症病人醫療處置頻繁,人員落實手部衛生及有效的環境清潔實為避免交互傳播的不二法則。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