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團隊資源管理模式介入植入式人工血管注射座照護之成效分享

感控監測

壁報

團隊資源管理模式介入植入式人工血管注射座照護之成效分享

Sh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m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l intervention in the care of implantable artificial vascular injection sockets

背景
血液腫瘤病人裝置人工血管以利化學治療,在進行侵入性治療過程中易導致血流感染,使住院天數增加、提高死亡率,影響病人疾病預後及安全。護理因其獨特地位得成為醫療團隊領導角色,藉由高品質護理,執行需要的改變,以預防人工血管造成血流感染並改善病人照護成效。本單位2019年1-7月因人工血管引起的血流感染率平均為8.12‰、2019年8-10月竄升到6.95‰,1-10月間共發生24件人工血管之血流感染案例。經現況分析發現主要原因為:⑴護理人員更換人工血管及接頭時未正確使用酒精棉片,及用力搓揉五秒以上;⑵護理人員未落實洗手造成交互感染;⑶病人及家屬人工血管自我照護不足。經由導入團隊資源管理模式的介入改善措施,進而改變單位內的安全風氣,提升病人安全文化為目的。

執行方法
本研究導入團隊資源管理模式的介入措施,將四個構面,領導力、狀況監測、互助及溝通的技巧應用於植入式人工血管注射座照護,經由團隊合作,將單位更換敷料型號為導管固定敷料、照護人員確實洗手、管路消毒時改用酒精棉片取代棉支並需用力搓揉五秒以上方達消毒效果。全程使用查核表,包括『護理人員植入式注射座輸液技術操作流程的正確性』、『護理人員確實執行消毒性洗手遵從性及正確性』、『病人自我照護植入式注射座照護能力查核表』來考核執行的完整性,針對遺漏的項目當場立即提醒並且改善,透過教育及臨床實際運作來提升團隊合作的能力。

執行成效
此研究於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1月31日執行改善策略,計劃介入後,人工血管造成血流感染率由6.95‰,降至0.64‰。植入式人工血管照護教育訓練成績,從前測54.5分提升到後測92分;依據查核表護理人員植入式注射座輸液技術操作流程及正確性從80%提升達93 %;(1)護理人員於點滴接頭更換時確實消毒從25%提升到95 %;(2)護理人員確實執行消毒性洗手率從34%提升達92 %;(3)依據植入式注射座照護能力調查表調查病人自我照護情形,病人之自我照護知能正確從75%提升到90%。成效良好。

結論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團隊資源管理模式介入植入式人工血管注射座照護之成效,介入改善措施後,有助於護理人員對植入式人工血管注射座照護技能、落實管路消毒、確實洗手及病人之自我照護知能提升,有效降低人工血管造成血流感染率,全面提升病人安全文化。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