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眼科開刀房術後感染事件處理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眼科開刀房術後感染事件處理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cident treatment in the ophthalmological surgery room of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southern Taiwan
投稿摘要: 前言: 2020年1-2月有3位白內障手術患者 ,術後3-6天皆出現化膿性眼內炎。其中二位染色與培養呈陰性,一位染色呈革蘭式陽性球菌,培養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啟動本院團隊進行調查。 方法: 本院團隊(感管、病安、眼科、OR、CSR、護理部)進行異常事件原因分析 1.眼科器械前端清洗: 因器械精細眼科交代不可刷洗,僅能用清洗與擦拭,加上開刀房管路無RO水可用,清消後會殘留水垢,有殘留疑慮。 2.包盤打包: 保護套與非侵入性耗材(如平頭針)重覆使用,連接管與老舊包盤墊片不易清消。 3.滅菌: 一天刀數過多(白內障僅8組器械,平均刀量13-15台/天),滅菌後因立即取走不利器械盒乾燥,也有濕包疑慮。 4.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判定: 表皮葡萄球菌為眼科手術常見之術後感染原。依據文獻顯示可能被沖洗帶入眼睛或經切口粘附到眼內。感管調查本案是否收案,另外也調查相關眼科手術植入物不良事件報告。 5.開刀房環境稽核與清潔: 進行ATP採檢與培養(開刀床、點滴架、邊桌、氧氣開關或接頭、顯微鏡鏡頭與手把、電話、燈光開關、包盤置放櫃、其他無菌品置放區、麻醉機),並同步進行環境稽核。 討論及處置: 1.眼科器械前端清洗: 購買合適眼科器械專用刷,現有開刀房無法新增RO水管路,本院建造中的手術大樓將增設RO水管路。 2.包盤打包: 保護套與非侵入性耗材(如平頭針)不重覆使用,更換老舊連接管、包盤墊片與器械盒。 3.滅菌: 開刀房新增請購器械與包盤(ECCE、眼基包),有充足包盤以利周轉,並與眼科溝通開刀盡量分散,避免集中在同一天催刀而有溼包風險。 4.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判定: 依據發生時間軸推算,1/17 案例與2/19 案例因相距過久, 應無相關性,僅1/17 之2例有疑義,經調查後不收案。調閱食藥署記錄,近2年無任何水晶體不良事件通報。另教育眼科術前表皮消毒須有充分乾燥時間,不可提早擦掉。 5.眼科開刀房動線與環境清潔:稽核儲存水晶體環境皆合格,ATP採檢結果顯微鏡頭與手把超標(各279RLU與250RLU),其餘採檢點合格(皆在250RLU以下)、棉棒培養未長菌。近1年落菌結果皆合格未長菌。環境稽核發現有紙箱且部分物品未歸位,請單位加強6S與刀與刀之間環境清消。 結論: 自本次異常事件處置後,迄今無眼科相關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發生,後續追蹤改善亦無異常。本案相關處置,可作為未來其他院所處理開刀房術後感染事件及感染預防的參考。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