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COVID-19專責病房動線規劃及個人防護裝備使用改進措施之經驗分享

感控監測

壁報

COVID-19專責病房動線規劃及個人防護裝備使用改進措施之經驗分享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raffic control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use in the COVID-19 isolation ward of a would-be academic medical center

前言從2019年12月武漢市肺炎群聚始,COVID-19疫情迅速在中國與世界各地擴散;國內於2020年1月確診第一起境外移入、第1例本土個案,之後幾個月便在國內造成一波疫情。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領導下,各項感管措施陸續建立,全國積極投入防疫,重要感管事項包括隔離病房/專責病房的設置、個人防護裝備的規劃、及環境清潔消毒的建議。然而疫情初面臨許多困境,如隔離病房不足、個人防護裝備消耗量大、工作人員對不斷更新的感管措施不熟悉等。
方法疫情初期本院附有前室的標準負壓隔離病室便己不敷使用,於是將隔離病室所屬病房規劃為COVID-19專責病房,收治確診或疑似案例;除負壓隔離病室外,病房內其餘病室一律單人收治,並維持房門關閉。根據疾病管制署規定,沒有前室的隔離病室,隔離衣須在病室內脫除再離開;我們使用簡便的辦公室隔板,在一般病室室內出口處隔出一區域(ante area, 前區),作為隔離衣脫除區域。
為了解疫情下於此特殊病房情境中照顧COVID-19病人,相關感管措施是否能夠落實,我們使用核酸檢測技術(RT-PCR for COVID-19),對標準隔離病室及一般病室改成的隔離病室進行環境採檢。
結果與討論標準隔離病室中,前室靠走道側的門把和走道上的外部門把、以及一般病室改成的隔離病室外部走道地板,都呈現COVID-19陽性反應。門把可能歸因工作人員缷除個人防護裝備、離開病室的過程中污染、或環境清潔過程造成污染;而走道地板除清潔過程的污染外,也可能經工作人員的鞋子帶出。感管師著防護裝備於隔離病房中實際觀察,工作人員於進出病室步驟、防護裝備穿脫、環境清潔流程確有些許疏漏。
改善措施中首先參考之前照顧SARS病人時的動線規劃,將病房分為清潔區(護理站及休息用餐區)、緩衝區(病房走道)、及污染區(各病室);個人防護裝備使用雙層穿著(含隔離衣、手套、及鞋套),離開病室進入緩衝區前需脫除外層、留下內層防護;進入另一病室前,則重新穿著外層防護;另也修正防護装備穿脱及進出病室的流程,印製成海報並加強訓練。針對病房環境清潔,加強人員教育、落實清潔區至髒污區之清消順序、導入病室專屬拖把及拋棄式紙巾。經上述改進措施後再次採檢,緩衝區已無陽性反應。
結論本院因應COVID-19疫情設置專責病房,除負壓隔離病室外,將一般病室改成單人隔離病房,並用RT-PCR進行環境採檢,加上感管師第一線的實際觀察找出感管問題;之後修正照護流程及加強病房動線管制,降低病人及工作人員感染風險,這些經驗可提供疫情下醫院收治相關病人之規劃參考。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