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北部某醫學中心漂白水濃度異常事件調查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北部某醫學中心漂白水濃度異常事件調查
投稿標題(英): Investigation of abnormal bleach concentration in the north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前言:因應醫院評鑑條文及維護病人安全,對於環境清潔消毒應訂有相關規範,並依照疾病管制署公布之「醫療機構環境清潔感染管制指引」訂定全院環境清潔使用之漂白水濃度,一般為1:100(500ppm)、血體液汙染及隔離病人則使用1:10(5000ppm)濃度之漂白水,109年4月起因應COVID-19環境清潔指引修訂,環境漂白水濃度為1:50(1000ppm)。本醫學中心定期使用漂白水測量計測量全院使用之漂白水濃度,於109年6月發現有濃度不足情形,為改善濃度不合格率,進而展開調查,並予以檢討改善。 方法:1.定期抽測泡製漂白水濃度;2.檢視並修正泡製漂白水正確方式(溶質及溶劑比例、漂白水濃度內部監測、濃度標示);3.跨部門(總務組、外包清潔承商、感管室)共同研擬對策。 討論: 1. 定期抽測泡製漂白水濃度結果:每週測量漂白水泡製濃度,如有不合格情形,回饋給單位主管知悉且當下予以修正,並留有紀錄監測。 2. 檢視並修正泡製漂白水正確方式(溶質及溶劑比例、漂白水濃度內部監測、濃度標示):重新檢視泡製漂白水過程,發現以下問題: 漂白水原液濃度不足、泡製漂白水容器外觀標示有脫落情形、無明確標示泡製使用起迄日、溶質及溶劑計算不精準,當下給予建議並進行修正。 3. 跨部門(總務組、外包清潔承商、感管室)共同研擬對策:漂白水濃度異常與漂白水、濃度計、測量方式皆有相關,因此召集各相關人員於現場進行稽查及改善,爾後執行內部稽核與外部稽核,共同維持標準。 結論:為落實環境清潔及病人安全,漂白水濃度測量雖未列入正式評鑑稽核項目中,但漂白水與環境清潔息息相關,參考疾病管制署訂定之環境清潔指引,且經改善對策介入後,目前漂白水濃度皆為合格,藉由此次處理經驗後發現,雖無法監測原液濃度,但規範正確泡製流程及落實內外部稽核,可實際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並作為未來相關事件之處理參考。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