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南部某區域醫院重複使用醫材集中處理改善方案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南部某區域醫院重複使用醫材集中處理改善方案
投稿標題(英): Improved plan for centralized treatment of reused medical materials in a southern reg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 重複使用的醫材需經過清洗、配盤到消毒或滅菌,才可使用於病人身上,其過程及步驟都是相當複雜的,倘若汙醫材未依標準作業流程進行前處理,如人員防護裝備、合宜之清潔工具、器械保濕等,可能造成工作人員職業曝露或醫材滅菌不完整,甚至可能導致病人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進而影響病人生命安全等嚴重後果。南部某區域醫院於107年參加疾病管制署辦理的「107-109年提升醫院供應中心醫療器材清潔消毒滅菌品質」研究計畫,其中「供應中心規格設計規範措施」自我查核合格率僅達73.7%,故由感染管制中心進行現況調查,再與相關部門(如供應中心、牙醫部、放射診斷科、心導管室及護理單位等)研擬配套措施,以達重複使用醫材集中處理之原則。 方法 依據「供應中心規格設計規範措施」自我查核表及感染管制查核條文明載:所有的器械都需集中處理,如果不可能集中處理,須各處都具有一致的政策和實施措施。感染管制中心於107年12月進行全院清洗器械現況普查(除供應中心外),發現單位使用非醫療等級之清洗用具(如菜瓜布、牙刷、美容刷等),未著隔離防護裝備進行髒汙器械處理,髒汙器械未使用器械保濕劑且放置曝露於準備室台面,硬體設施(如去汙水槽、洗手水槽)不符合規範等。 經由專案小組討論,初期先以不改變單位硬體設備進行集中清洗,統計各單位需花費的時間及執行困難點,配合108年10月供應中心整建工程完工,再由院方高層決議,基於病人及員工安全,提升器械清潔消毒品質,新增供應中心兩名人力,所有器械回歸供應中心進行集中處理。 集中處理分兩階段執行,第一階段先進行醫技單位回收與發放流程討論,針對特殊包盤組合以圖示卡進行教育訓練,並設定醫技單位回收物品鍵入時間,以利供應中心人員專人專車規劃路線進行物品回收。第二階段則進行護理單位集中處理。另同時新增器械保濕劑及髒汙器械置放盒、滅菌物品置放盒,以符合「單位髒污器械傳送至供應中心之感染管制措施」。 討論 本計畫至109年11月,實際查核共計15次,「供應中心規格設計規範措施」自我查核合格率由73.7%提升至100%,提升了35.69%。 結論 在醫院感染管制查核及評鑑條文中,器械集中處理是供應中心必要重點,也經由參與本計畫,實地檢視並進行改善,過程雖有挫折,但經由溝通協調及院方支持,終於符合器械集中處理原則,期能持續落實感染管制措施,以維護病人安全,提升醫療品質。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