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院對散發型庫賈氏極可能病例處理流程之經驗分享

其他

壁報

某醫院對散發型庫賈氏極可能病例處理流程之經驗分享

A hospital's experience sharing on the handling process of sporadic cases of Kuja

某醫院對散發型庫賈氏極可能病例處理流程之經驗分享
前言:
庫賈氏病為一種腦組織海綿樣罕見的腦部神經性退化性疾病,
全球年發生率約為百萬之0.5-1。一旦判定為可能、極可能及確定之病例後,隨之而來的將是一連串的回溯性病例調查、器械追蹤及相關接觸者追蹤等,這對感染管制人員是一大考驗。本院通報庫賈氏病之個案近十年來僅有3例,過去並無回溯調查的經驗,此次接獲於108年10月之通報案,研判結果為「散發型庫賈氏之極可能病例」,故隨即展開一連串的調查及處理。
方法:
自通報日起回溯至十年內該名病患於本院的手術及侵入性檢查等,並分別依據「重複用器械接觸高/中感染力組織情形調查表」及「異常普利昂蛋白組織感染利分級表」進行調查。
結果:
發現期間病患曾行眼科白內障手術及多次的上下消化道檢查。眼科手術經與臨床醫師討論,判斷該手術屬前眼部手術,並依據「異常普利昂蛋白組織感染利分級表」,該次手術屬低感染力組織範圍,該器械屬可再處理後回復使用,不需追蹤使用者;上下消化道檢查部份,雖有腸道相關淋巴組織暴露風險,但病患為「散發型庫賈氏之極可能病例」,腸道組織部份並未列在感染力分級之項目,故不需回溯追蹤相關器械使用者。
討論:
庫賈氏病不易診斷且確診病例實為罕見,自通報疑似個案到研判確診的時間往往長達一年之久,而後續回溯性調查實為繁瑣,需花費不少時間與精神,對感染管制人員來說是一大挑戰,故當有疑似個案在醫療院所就醫或進行侵入性檢查時,相關之感染管制顯得格外重要。目前疾病管制署在庫賈氏病之防治上,期望各家醫院能藉由
CJD勾稽查詢系統的資訊提示進行把關。本院也於109年將該系統建置完成,期望藉由此查詢系統,有助於提醒醫師於看診時確認病患是否曾為通報個案,以作為後續安排侵入性治療或檢查前能有適當的防範措施,避免後續所延伸的感染風險。
由於庫賈氏病極為罕見,恐因調查處理的經驗不足,增加其調查之困難度,因此本院依據「庫賈氏病感染管制工作手冊」內容,訂有庫賈氏病病患處置之相關ISO提供臨床同仁作為參考依據。另庫賈氏病患使用器械部份,期望未來可朝向規劃器械行條碼化的管理系統,有助於針對中、高風險個案之手術器械進行追蹤及造冊,相信在防範庫賈氏病的感染管制上能更加完善。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