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地區醫院感染管制品質監控之建構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地區醫院感染管制品質監控之建構
投稿標題(英): Improvement of Infection Safety in a District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某地區醫院於2019年10月29日取得使用執照;2020年4月23日試營運,7月22日正式開幕,而為保障病人、家屬、工作人員及其他出入醫院人員安全,防範機構內感染,故建構感染管制品質監控則益顯重要。 方法:某地區醫院為某縣市政府BOT案,是一家被核定總床數為1,058床的區域級教學醫院,為了將感染管制根基打好,本篇報告依據Donabedian(1966)評估模式,以結構面、過程面及結果面之理論架構分享某地區醫院感染管制之建構過程及結果。 討論與結果:以下依三個面向說明感染管制品質監控之建構過程。 一、結構面:1.目前啟用總床數328床,感管人力依醫院感管查核優良基準,設有感染症醫學訓練之專科醫師3人、專任感管護師2人、專任感管醫檢師1人。2.建立醫療服務單位平面規劃設置審核機制。3.設有28篇共通性感染管制作業準則,另依院區特性增訂內視鏡清洗與消毒等4篇院區規章。4.因應疫情規劃傳染病專責收治單位及轉送動線。5.建立HAI監控機制。6.建立傳染病通報作業。7.建立員工健康管理與監控機制。8.建立抗生素監測與管理機制。9.設置網路資訊查詢平台 二、過程面:1.依單位規劃設置之平面圖,審核空間動線是否符合潔污分流原則、洗手設備是否符合設置標準。2.辦理感管相關教育訓練,含手部衛生與隔離防護措施、傳染病通報、針扎預防、群突發偵測與處理、院內常見微生物、抗生素使用原則、TB、新興及再浮現傳染病以及消毒與滅菌等內容及PPE穿脫訓練。3.監控感染管制品質指標項目,未符合閾值者,回饋單位提出檢討改善。4.依作業規範訂定查核項目及基準,執行感管外部稽核。5.辦理防疫實務演習,含TOCC、PPE、採檢及動線管制等。 三、結果面:1.審核單位平面圖共30個單位,另因應COVID-19疫情,增設370個乾洗手設備節點。2.感管教育訓練共14場次,全院在職人員學習率97.6%、新進人員學習率100%。3.監控4~11月HAI 1.1‰,低於疾管署2019年報區域醫院1.6‰。4.通報傳染病共334件,以疑似新冠肺炎感染198件居首,結核病34件次之。5.侵入性檢查單位外部稽核共10個單位,平均符合率95.8%,經回饋單位檢討改善,複查符合率100%;另因應COVID-19進行查核15個單位,符合率100%。6.監控COVID-19醫護擴大採檢通報共10名,均為陰性。7.抗生素審核同意率92.3%。 結論:從籌備到醫院落成,感染管制相關建置作業從「無」到「有」並時逢COVID-19疫情,更倍感挑戰,未來將持續監測感染管制相關措施的落實,以達守護醫院感染管制品質及效能。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