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區域醫院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管制措施的重要作為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區域醫院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管制措施的重要作為
投稿標題(英): Important measures for the regula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a reg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 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讓全世界再次重視感染管制措施。但在這些新興傳染病疫情及法定傳染病之外,醫院最常見的就是多重抗藥性細菌的病人,這時,能不能落實執行手部衛生、隔離防護、環境清潔消毒等感染管制措施就非常重要。因此,針對某區域醫院106-108年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管制措施進行分析。 方法 1.依據多重抗藥性菌種感染管制措施,每日監測多重抗藥性細菌新增情形,住院人日數,若單位一週內新增2名多重抗藥性菌種個案將進行分析並執行接觸隔離、環境清潔等感染管制措施。 2.每月監測抗藥性細菌比率、環境清潔稽核、接觸隔離措施稽核。 3.若為多重抗藥性菌種病人,出院病摘將自動帶入多重抗藥性菌種資訊,當轉院或至其他機構時,透過出院病摘即可知悉,避免機構相互移轉時,造成抗藥性細菌傳播之風險。 結果 1.106-108年住院人日數及抗藥性比率: (1)CRAB:住院人日數由106年3639下降至108年1913,抗藥性比率由106年52.4%下降至108年44.1%。 (2)CRE:住院人日數由106年2934上升至108年3711、KPC基因之CRE菌種病人由106年64上升至108年165;抗藥性比率CREC 106年1.4%上升至108年2.0%;CRKP 106年12.1%上升至108年19.0%;CRPM 106年0%上升至108年0.7%; CRECL 106年16.8%上升至108年25.6%。 (3)VRE:住院人日數由106年1268上升至108年2108,抗藥性比率由106年10.1%上升至108年19.4%。 2.106-108年多重抗藥性菌種調查件數及隔離人數逐年下降,由106年17件,下降至108年5件,隔離人數從106年38人下降至108年13人。 3.106-108年環境清潔稽核,原以目測法進行監測,監測結果逐年改善,由106年98%提升至108年100%,故於108年新增螢光劑進行清床監測,合格率僅37.7%,後續進行環境清潔暨實作教育訓練,合格率提升至88.7%。 結論 1.某區域醫院多重抗藥性菌種病人雖逐年增加,但評估調查件數等逐年下降,該醫院之感染管制措施仍有很大的成效,抗藥性菌種的增加為全國趨勢,仍應透過正確使用抗生素來降低抗藥性細菌的產生。 2.某區域醫院之多重抗藥性菌種病人原以CRAB為主,但依據多重抗藥性菌種病人住院人日數監測,考量CRAB住院人日數下降,其他抗藥性菌種增加,故修訂多重抗藥性菌種病人收治規範,調整抗藥性菌種收住床位,CRAB由10床調整為8床,CRE、MRSA、泛抗藥性菌種、CDI由8床調整為10床,並新增8床收住VRE、KPC、NDM、Candida aureus之抗藥性菌種病人。 3.某區域醫院為落實多重抗藥性菌種病人之感染管制措施,108年起環境清潔稽核由目視法改為螢光劑進行清床監測。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