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運用智能化監控住院高風險病人以防杜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院內群突發之策略分享

其他

壁報

某醫學中心運用智能化監控住院高風險病人以防杜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院內群突發之策略分享

A medical center uses Business Intelligence of hospitalized high-risk patients to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in the hospital

前言
自2019年12月下旬中國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來,疫情就迅速擴散並造成全球性大流行。台灣自2020年1月21日發現首例COVID-19個案後,政府單位即採取措拖以防止社區擴散及院內感染。2020年2月29日,台灣出現首起COVID-19(國內第34例)院內感染事件,凸顯早期防治措施介入的重要性。本院為南部最大的醫學中心,總床數2,638床,如何監控住院病人健康狀況是一項艱鉅的挑戰,本專案分享本院於疫情期間如何導入智能化管理系統(Business Intelligence;BI),透過BI即時掌握住院患者病情狀況,協助臨床主治醫師及專責病例篩檢小組醫師,管理疑似感染個案之作法及成效,以作為醫界面對疫情流行期應變策略之參酌。
方法
本院醫療資訊系統於2019年通過HIMSS 7(The Health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Society)認證,建置BI管理系統界面。感染管制透過BI界面,常規監控全院住院有發燒的病人。2020年02月19日,感染科及呼吸胸腔科醫師成立「疑似COVID-19病例篩檢小組」,運用BI系統平台,每日主動篩檢住院中發燒的病例。為能更精確症狀管理,以節省病例篩檢小組逐案審核發燒個案的耗時,我們進一步透過資訊系統勾稽影像報告為alveolar infiltration、interstitial infiltration、patch consolidation或pulmonary infiltration之發燒案例並每日開會檢視;有疑慮病例即啟動通報作業並進行採檢、隔離及疫調。
結果
在COVID-19疫情延燒期間,本院每日發燒病人平均76例;經系統勾稽每日發燒且有影像異常患者平均6例。在「病例篩檢小組」逐案討論下,共21例住院中發燒的病人通報COVID-19及執行適當處置及隔離,也無發生院內交互感染事件。
結論
在面臨全球持續蔓延的COVID-19疫情,本院透過資訊化科技系統防疫,即時監控高風險住院病人的健康狀況,成功防杜疫病的入侵與傳播,達到「零」院內感染之成效。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