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內視鏡及其附件單一配對過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內視鏡及其附件單一配對過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f single pairing process of endoscope and its accessories
投稿摘要: 前言 內視鏡再處理流程 ( Endoscopy Reprocessing )內視鏡再處理過程繁複,由前置清洗→手工清洗→自動化內視鏡再處理機 (Atomated Endoscopy Reprocessors, AER )高層次消毒→乾燥→儲存到病人使用前的過程中環環相扣,避免消毒後的內視鏡及其附件受到交叉汙染,妥善及安全的儲存亦是不容忽視的環節。特別是內視鏡基本附件套組,切片閥門 ( Biopsy valve )、吸引按鈕 ( Suction valve ) 及送氣送水按鈕 ( Air / Water valve ), 因無編列號碼,採隨機取用方式,故不具備可追溯性,且附件置放處位於內視鏡儲存櫃內側,每次取用時會同時觸碰到其他內視鏡及其附件,增加碰撞受損及交叉感染的風險。因此,如何在現有資源、環境及設備中將內視鏡及其附件配對,並且能建立附件套組個別置放的環境,以達到人員易於存取並能妥善安全保存內視鏡及其附件為目的。 方法 1. 目的: (1) 降低內視鏡及其附件交叉接觸。 (2) 附件套組存取安全、便利。 (3) 符合內視鏡再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2. 方法:根據魚骨圖要因分析找出無法落實內視鏡及其附件單一配對的原因,並針對各項原因,採用戴明循環PDCA手法進行改善 ( 表一:改善計畫及方案)。 討論 各項類別改善結果如表二「改善前後對照圖」所示,內視鏡及其附件配對與設立個別置放盒後,在人員方面,當存取附件套組時,減少物件交叉碰觸與取用附件套組錯誤的機率,並提升取用內視鏡及其附件套組的便利、安全與正確性,在整合附件套組數量的過程中,除了達到配對的目的外,易能掌控各附件耗損量。 結論 以維護病人安全及提升內視鏡清潔消毒作業品質為前提,藉由此改善方案,修正內視鏡再處理作業流程標準,使人員作業有所規範,強化內視鏡再處理過程中內視鏡及其附件的可追溯性,有助於防止交叉感染。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