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北區某醫學中心因應COVID-19防疫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北區某醫學中心因應COVID-19防疫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of Response to COVID-19 in a North District
投稿摘要: 前言: 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市發現了原因不明的病毒性肺炎病例,此疫情在中國其他省市擴散,造成南韓等國境外移入疫情,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病毒學名被命名為SARS-CoV-2,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含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我國於1月15日公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該病毒不同於以往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在中國的慘烈災情,讓第一線人員恐慌,因為沒人知道下一刻會不會染疫,1月21日出現國內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北區某醫學中心也採取了積極的感染管制措施來控制感染。 方法: 醫學中心病人多來自各地,疾病嚴重度高,在中國爆發COVID-19期間,感管室即著手進行疫情因應整備作業,即時掌握疾管署公告之疾病指引,並檢視、修訂及落實感染管制措施: 1.召開防疫會議:因應疫情變化,調整會議召開頻率,內容包含最新訊息報告、本院通報現況、感染管制措施宣導等。 2.感染專區、海報、跑馬燈、全院廣播及感控園地等方式進行工作人員、病人及民眾最新訊息宣導。 3.工作人員體溫監測、健康管理機制、全院陪病及探病原則並預畫人力備援相關計畫。 4.工作人員教育訓練對象為全院員工及外包人員,內容包含感染管制措施、個人防護裝備穿脫等實體和線上課程。 5.建立病人分流:針對收治疑似COVID-19患者以負壓隔離病房為主,若為居家檢疫隔離對象無高度懷疑者,入住檢疫隔離病房,病房皆為獨立且通風環境,提供專屬醫療儀器,預防交叉傳染之風險。 6.依各部門屬性,訂定COVID-19相關作業辦法、規範與流程及防疫動線規劃,並依疾管署公告滾動式修正。 7.於急診區、門診區等出入口設置紅外線體溫監測及TOCC詢問。 8.落實環境清潔消毒、負壓病室換氣通氣檢測及記錄等環境監測。 9.中央庫房統一掌握所有防疫物資的儲備量、發放與採購。 結果: 2020年1月22日至5月5日,共舉行了近50次防疫會議,33次教育訓練課程,有13565人參加,共通報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個案超過300例,疑似個案擴大篩檢超過1,000例。截至5月底共收治29名確診個案,在所有醫療團隊努力之下,所有個案全數出院,無死亡個案,達成零死亡的成就,完治率100%。在嚴格的動線管制及感染管制政策下,所有工作人員、病人、訪客都沒有感染病例。 結論: 我們希望COVID-19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控制,感管室一直密切注意疾管署公告之相關疫情資訊及疾病指引,並落實院內感染管制措施,除期望疫情能控制並在防疫過程中維護院內同仁、病人之健康。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