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重複使用醫材滅菌前處理流程改造及清潔確效探討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口頭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重複使用醫材滅菌前處理流程改造及清潔確效探討
投稿標題(英): Discussion on reusable medical materials of pre-sterilization process and cleaning effectiveness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目的: 為確保醫療器材清洗、消毒及滅菌作業流程標準化及品質一致性,本院前已於2015年陸續輔導專科原有自設滅菌鍋之單位,將滅菌鍋撤除,並統一將器械整合至供應中心(CSSD)集中清洗及滅菌,藉由CSSD標準化器械處理流程,以降低病人感染之風險。 另本院於2018年成立「醫療器材滅菌管理委員會」,委員含括供應中心、感染管制醫師及護理師、內視鏡中心、工務部門等跨團隊主管,以整合全院制度及現場單位醫療器材再處理之作業方式,俾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及工作人員安全。 本專案就管理面、制度面探討現狀缺失,並藉由規章修訂、教育訓練、實地稽核及流程改造等方式,以期提升各單位醫材再處理之觀念及實務操作正確性。 方法與結果: 現況本院除供應中心外,各專科已無自設滅菌鍋,經統計2019年供應中心共提供76種可重複滅菌使用之共通性器械包盤供全院(不含手術室)108個單位使用。惟除共通性器械包盤外,仍有40個單位共計205項醫材(或器械)採自行手工清洗、打包後委託供應中心滅菌。 本委員會為避免醫材未經CSSD清洗,致醫材清洗不完全而影響後續滅菌效果,故透過國內外相關法規及規範之研讀、臨床單位實際查訪、醫學中心標竿學習等,於2019年重新修訂本院醫材重處理之規章制度,並透過全院性教育訓練、實地稽核等方式確認相關單位皆有徹底執行。 本院於2019/06針對規章修訂內容舉辦全院性教育訓練,並給各單位半年時間改善,2019/12即由委員會成立稽核小組實際至各單位稽核,總計正確率為71%,不合格原因主要有:(一)未使用適當之清洗工具:如牙刷、鋼刷等,(二)無清洗確效測試:如ATP檢測或蛋白質檢測,(三)清潔劑之調配比例錯誤:無濃度調配工具(如量杯)或比例調錯等。 經委員至各單位稽核及指導正確做法後,大部分單位皆已完成改善,2020/09再次複查,執行正確率已提升至95%。且輔導有委託CSSD滅菌之單位,於手工清洗後,比照CSSD單位使用蛋白質檢測工具,以確保清洗確效。 結論: 可重複使用醫材,若滅菌前沒達到有效的去汙,可能導致滅菌品質不完全,進而影響病人安全。本專案透過規章制度重新修訂、現場實際查核、流程改造、並導入便於現場人員易於操作及辨識之清潔確效工具(蛋白質檢測)等,大幅提升所有醫材再處理相關人員之專業知識及觀念、並能正確執行,本專案改善之成效,可作為醫界改善之參酌。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