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以ATP生物冷光反應法協助呼吸器消毒流程改善的確效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以ATP生物冷光反應法協助呼吸器消毒流程改善的確效
投稿標題(英): ATP bioluminescence essay to help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pirator disinfection process
投稿摘要: 前言 本院位於南台灣可收住1278病床數的醫學中心,其中加護重症有109病床數,每一個加護床位配置一台呼吸器,這些呼吸器有的可以移動,有的卻不行。但是可以移動的呼吸器,當病人不使用時,醫院並無其它空間可以置放未用的呼吸器,所以只好繼續放在病床旁,成為該床病人的環境 物。 直到有一天,多重抗藥性病人轉出,採檢終消完成的病床環境進行細菌培養,在呼吸器的面板上採驗出有VRE(MDRO菌種之一)。 方法 以實際觀察法觀察病人使用後的呼吸器消毒流程,呼吸器的消毒是由呼吸治療師執行,卸除呼吸器管路以有蓋的桶子或以樹膠袋子包起密封,送至消毒室後續處理。呼吸器面板和旋鈕則以高效能的消毒劑沾濕擦拭巾擦拭之。整個過程發現有以下幾個問題:1.消毒完的呼吸器,會在該面板標示已消毒,但是並不會有袋子罩住,這呼吸器仍是會繼續暴露在空氣中,等待其他病人使用。2.已消毒的呼吸器,也會繼續放在病人單位,不論這個病床是否有病人或無病人,3.當其它病人(或是其他病房)需要緊急使用呼吸器時,呼吸治療師會從病房尋找未運作的呼吸器提供支援(不管這病床為是否正住著接觸性隔離病人)。於是問題很清楚凸顯就是呼吸器消毒完到下一個病人期間出了問題。於是與呼吸治療科部門主管告知我的發現。 最痛苦的是呼吸治療科同仁大部分認為這樣的消毒過程沒有不妥,於是必須先進行有關環境消毒的認知課程,甚至也告知這個加護病房已經造成VRE群突發的事實。在VRE病人轉出已終消完畢的環境,在呼吸器面板上仍採驗出VRE,而這病人就是VRE病人。 與呼吸治療科歷經多次會議溝通討論,整個過程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最後由這部門決定改變消毒流程,這流程重點就是增加消毒頻次,並重新確立呼吸器消毒的時機有(1)病人拔管後、或(2)病人轉出後、或(3)呼吸須移至他床使用時。 討論 2018年1月起呼吸治療科開始執行新建立的消毒流程,後由感染管制中心以ATP生物冷光反應法進行隨機抽樣,進行呼吸器消毒後半小時的ATP採驗,數據皆在正常的範圍內(<250 RLU)。 結論 以感染管制和病人安全的觀點,使用過的且無法一次丟棄的醫療物品,必須經過消毒滅菌過程,方能給下一個病人使用。這次病房單位VRE群突發調查意外發現呼吸器的消毒流程是有問題,但是在醫院空間有限之下,無法存放已消毒後暫時不用的呼吸器,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克服,於是改變消毒流程,重點是這個改善方式是經由執行部門同仁討論結果的決議,爾後由感染管制中心用數據來支持這樣的改變是有效的。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