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因應COVID-19大流行員工健康監測之回顧

其他

壁報

因應COVID-19大流行員工健康監測之回顧

Review of the Employee Health monitoring in response to COVID-19 pandemic in a medical center

前言
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是醫療照護系統的核心,也是一個國家能否持續為人民提供醫療照護的基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已在世界大流行,此全球性傳染病可能藉由病人、訪客及醫療工作人員帶入醫院,不僅可能傳染給高危險族群而造成死亡及後遺症,也可能影響工作人員,造成醫院的群聚。藉由因應COVID-19大流行期間重新審視本院針對職場健康監測政策之適切性。
方法
本院工作人員(含編制內及外包人員)共約11000人, 2003年建立「體溫監測通報」資訊系統,防止SARS疫情於院內散播,即時偵測院內同仁及一級接觸員工發燒情形,預防群聚感染事件。2006年強化健康監測通報系統,擴大為涵蓋全院員工、實習學生、陪病員、研究助理、外包人員。監測及通報頻率分為群突發及異常事件立即通報、常規監測每週通報、重大疫情啟動時每天通報。全院各單位主管或指派人員,需每日進行單位人員之健康評估,包括發燒、未明原因咳嗽大於5天、連續腹瀉12小時、或連續兩天以上皮疹(排除非傳染性疾病)等。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間員工藉由電子表單紀錄、臨床電子資料庫(RED Cap)、紙本記錄等方式登錄每日個人體溫量測結果,如有發燒或異常症狀需向各單位窗口通報。藉由跨科部合作模式,除監測異常症狀員工外,避免醫療單位員工及病人因相同症狀而出現群聚事件。
討論
109年1月至109年11月全院員工健康監測通報共481人次,疑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共10人、社區監測採檢通報共192人,皆為陰性。COVID-19疫情期間除持續評估境外傳播與本土社區感染風險,滾動式調整本院健康監測政策,並擬定早期偵測疾病風險之配套措施。相關作為包含階段式調整本院健康監測通報頻率、優化本院健康監測通報平台、超前部署本院醫療工作人員回溯採檢準則,強化海外歸國者、自主健康管理身分與高風險對象之COVID-19偵測、強化院內異常事件之監測,導入檢驗診斷工具、全院持續宣導及追蹤健康監測通報,每日一級主管疫病會議提會討論、給予適當之防疫假別確保員工安心就醫環境。
結論
因應新興傳染病崛起對醫療照護機構是一大挑戰, 職場健康是維護醫療系統持續運作一大關鍵,也是防止這種疾病傳播到社區的前哨。為保障醫療機構工作人員職場安全,除了透過本院健康監測通報系統落實通報、單位的警覺通報及感管人員即時介入處理、嚴格落實感管措施,使得COVID-19未在醫病之間交叉傳播。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