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精進術中追加預防性抗生素之經驗分享

抗生素管制

壁報

精進術中追加預防性抗生素之經驗分享

Sharing that Experience of antibiotic during operation

一、動機:
為降低手術部位感染之發生,在1996年Pamela A. Lipsettl等人,提出大量失血後血中預防性抗生素濃度明顯下降,應於術中追加預防性抗生素一劑。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2016-2017年委託以先驅研究方式執行「推動組合式照護措施降低手術部位感染先驅研究計畫」,而內容措施之一為適當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其中考量手術期間失血量>1500ml應於術中追加預防性抗生素一劑。唯以前國內大多數醫院大多因執行困難,執行上仍以政策宣導為主,本院先前亦礙於臨床醫師及麻醉科人員認為執行困難而未落實,故此次透過本院推動無紙化及電腦資訊系統之改善落實術中追加預防性抗生素,藉此分享本院之經驗。

二、措施與方法:
1. 2019年10月感染管制委員會議決議,手術期間失血量>1500ml需追加第2劑預防性抗生素,並加入本院預防性抗生素監測資料。
2.同年12月由感染管制室主任主持,感染管制師協同出席,麻醉部主任、麻醉科護理長及該單位人員與會,討論手術期間失血與追加抗生素相關作業事宜;會中了解通常手術失血量之統計是在手術傷口縫合前才做,常開刀開到忘記無法即時統計出血量,造成手術中大量失血量之正確統計於實際執行上有困難,故決議以備血總量來取代失血量的計算,判定備血加總量≥6U時,等同來手術期間失血量>1500ml,為需追加第2劑預防性抗生素之條件。
3.後續提資訊系統建立電腦提示的功能,當醫囑系統累計備血加總量≥6U(>
1500ml)時,電腦出現閃爍提示給「抗生素2」,直至給予預防性抗生素後於「抗生素2」欄位登入時間即停止閃爍,藉此以強制追加第二劑預防性抗生素。
4.以報表方式統計術中大量失血病患使用追加抗生素之情形,並常規於抗生素管理小組與感染管制委員會中檢討報告每季預防性抗生素統計資料,包含手術期間失血量>1500ml術中追加預防性抗生素比率。

三、結果與結論:
透過相關單位開會與溝通協調,加上電腦資訊系統之改善並定期在抗生素管理小組與感染管制委員會中檢討報告。統計本院於2020年6月資訊室完成血袋監測資料,至同年12月共監測有5件手術期間失血量>1500ml個案,6月至12月分別件數為0、1、1、0、1、2、0件,其中有4件手術期間失血量>1500ml個案於術中追加預防性抗生素Cefazolin1gm一劑,完成率為80%;1件手術期間失血量>1500ml個案在8月當時麻醉護士因電腦提示畫面太小不明顯而遺漏未完成追加抗生素。已將電腦提示畫面改善更明顯讓追加抗生素不會被遺漏,目標預期完成率可以達到100%。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