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精神科醫院急性病房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群聚事件處理經驗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精神科醫院急性病房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群聚事件處理經驗

Experience in handling Metapneumovirus infection cluster events in the Acute Ward of a Psychiatric hospital

前 言:
某區域級精神醫院急性病房於2021/2/18通報病患URI症狀(發燒、咳嗽、頭痛),由流行趨勢圖觀察有增加現象,且流感、COVID-19快篩皆為陰性,疑似呼吸道不明微生物入侵引起群聚事件,故成立感控調查小組進行疫調與介入措施。
方 法:
(1)感管人員於2/18進入病房實際瞭解及蒐集感染個案之臨床資料,2/18-19共2位個案感染,2/22-23新增3位,2/24又增加2位,進行感染個案造冊、列管並採取相關介入措施。(2)2/22協調衛生所指導,採取鼻咽檢測與鑑定送驗。
結 果:
(一)感染個案共7位,包含4位病患、2位護理人員、1位職工等,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頭痛等症狀,經送驗結果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呈陽性反應,初步推測,疑似指標個案於2/16至外院就醫,期間未落實自我防護(洗手措施、 戴口罩),加上返院後處於病房密集的生活環境,造成感染事件擴散。
(二)措施:1.病患照顧:(1)規劃病房照護動線、分區隔離管理(感染區、乾淨區);(2)暫停所有團體活動,每日2次環境漂白水1000ppm消毒擦拭,加強公共區域消毒;(3)病房提供紙杯、每小時補水飲用,暫停飲水機供水;(4)全面配戴口罩。2.工作人員:(1)落實接觸/飛沫防護,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發燒同仁,停止上班至症狀改善,至少24小時候未出現發燒;(2)執行健康監測並主動通報;(3)暫停病房轉床異動,安排固定班別人員照顧感染區,避免交叉接觸;(4)每日健康監測。3.訪客管理: (1)訪客/陪病者須有體溫監測並留有紀錄,暫停探視個案;(2)限制訪客/陪病人數;(3)進入病房前/後由工作人員提醒,需執行手部衛生。經感染管制措施介入後,有症狀者已緩解,持續監控至2021/3 /3日未出現新增個案,故結案。
討 論:
精神科為人口密集機構,環境擁擠病患間互動頻繁不容易受拘束,加上空間限制,容易造成群聚事件發生。分析此次事件可能發生原因:1.指標個案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時,未立即採取防護措施;2.精神病患特殊性、管理困難,以致交互感染後形成群聚。
結 論:
故經過此次經驗,意識到危機意識、落實單位通報、防護措施、環境消毒、感染個案隔離等實為重要,才能有效預防群聚感染事件。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