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組合式感染管制措施降低長照機構住民非計畫性轉急診發生率

其他

壁報

運用組合式感染管制措施降低長照機構住民非計畫性轉急診發生率

Using combined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n-planned emergency transfers among residents of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目的】長照機構服務對象多具有年老、共病比例高、長期臥床日常依賴程度高、使用侵入性導管、共用生活空間等特性,為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高危險群,其中以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為最常見之診斷,機構遂配合COVID-19疫情防治,制定組合式感染管制措施,並配合減少住民外出就醫方案,降低因感染非計畫性轉急診發生率,有效提升長期照護機構服務品質。
【方法】本機構於2019年12月開始進行改善措施如下:(1)每日晨會轉達最新疫情資訊(2)落實手部衛生、洗手時機、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環境清潔消毒等,並不定期以ATP(生物冷光反應法)實際檢測清潔效果(3)追蹤工作人員自主健康管理及主動定期篩檢「具感染風險」員工列管(4)落實住民及自聘外傭每日健康監測(5)新增住民用餐隔板及落實用餐前洗手,並於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提供口罩(6)新增訪客健康監測及探訪管理(7)查核工作人員手部衛生遵從率及正確率(8)辦理感染管制課程教育訓練,對象包含外包清潔人員,並進行前後認知測驗 (9)每月辦理跨專業團隊個案討論會,由家醫科醫師、藥劑師、營養師、社工師、物理治療師、居家護理師共同病例討論,針對困難照護個案及早介入轉介或改善措施(10)與感管師密切聯繫共同偵測機構內可能存在之傳染病或感染發生與群聚事件,以降低住民因感染症之非預期轉急診發生率。
【結果】
經由介入措施後,統計2020年1月至12月,住民非計畫性轉急性醫院發生率為5%,較2019年為7.14%已明顯下降;員工、服務對象及訪客健康管理正確執行完整率自58%上升至96%;工作人員感染管制認知測驗自70.8%上升至97.9%;員工洗手遵從率自84%上升至96.8%;抽檢環境門把ATP為1,396RLU不合格,課後下降至342 RLU已合格;電視遙控器ATP於清床前為2,203 RLU不合格,課程後下降至441 RLU已合格。
【結論】
推行組合式感染管制措施,減少住民因感染症非計畫性轉急診發生率,可降低後續可能產生的後遺症及併發症,減輕家屬心理及經濟上的壓力,正向提升照護品質,可做為其他長照機構推行之參考。
關鍵字:長照機構、非計畫性轉急診發生率、組合式感染管制措施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