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冠狀肺炎」院內感染之應變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冠狀肺炎」院內感染之應變
投稿標題(英): COVID-19 nosocomial outbreak
投稿摘要: 前言 某醫學中心胸腔內科病房病人2021年5月9日就醫,在急診與住院第一時間未執行SARS-CoV-2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但由於持續發燒,在13日告知有萬華區旅遊史,醫師立即進行核酸檢測,並在14日確診冠狀肺炎(COVID-19);因極易引發院內感染,故介入調查進行相關感染管制措施。 方法 依疾管署規範,將確診病人轉負壓病室,進行接觸者匡列、造冊、採檢、送驗,追蹤偵測可能發生之新個案。 (一) 初次匡列篩檢: (1)匡列5月9日至14日無適當防護與病人近距離接觸之員工、病人、陪探病家屬。 (2)對匡列者與病房區內所有病人、陪病家屬、工作人員,進行症狀評估及有症狀者採檢,在檢驗結果確認前,病房停止辦理新住院或轉床,住院中病人暫緩出院。 (二) 擴大匡列篩檢: (1)由於初次匡列核酸檢測有新增陽性個案,5月15日起病房全區封閉,停止辦理住出院或轉床,全區匡列人員原地點暫留並連續進行3次核酸檢測,後續依檢驗結果,採取相對應感染管制措施。 (2)封鎖區內檢驗陽性者安排入住負壓或專責病房,若3次檢驗均為陰性之密切接觸者,安排至集中隔離區,並隨時偵測新個案,避免感染持續擴散及群突發再次發生。 (三)強化全院感染管制措施 1.提升人員防護措施,落實全面使用面罩或護目鏡。 2.落實同仁(含外包)健康管理與請假機制,全面進行核酸檢測,並推動新冠疫苗施打。 3.針對所有住院病人與陪病者核酸檢測;後續凡進入醫院者亦須完成核酸檢測,且有TOCC與實名/實聯制記錄。 4.快速整理及改善病房與工作空間動線,增加物理性屏障或時間區隔等方式,減少人與人的互動,關閉公共活動空間,並加強環境清消頻率。 5.員工LINE群組推播訊息,除防疫宣導外亦告知院內狀況減少恐慌;匡列員工由職安與人資處關心需求,協助安排隔離地點。 結果 此事件共計27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包括12位病人、12位陪病者與3位護理師,接觸者總計匡列病人、家屬跟陪病者456位,員工匡列169位。該病房停用並在全面清潔消毒與檢驗陰性後,於5月26日經衛生局同意重新啟用。 結論 由於指標個案可下床自由活動,因此有機會把病毒傳播到其他病房與公共區域,在初次匡列篩檢時,陽性的個案就不只局限在與指標個案同一病室;此外,外籍看護間互動頻繁,在疫情期間帶來相當大的風險,以往醫院鼓勵病家間互動,但在疫情時減少人跟人的接觸反而是必要的。 針對所有進入醫院人員(含病人、陪病者等)進行核酸檢測,是早期監測並遏止疫情擴散的重要介入政策。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