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感染管制師接獲南部某大樓COVID-19群聚案件因應指示之處理經驗分享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感染管制師接獲南部某大樓COVID-19群聚案件因應指示之處理經驗分享

Deal with a COVID-19 outbreak experience in a southern building

目的
COVID-19疫情處於第三級警戒之下,全國民眾及醫療界皆全力配合指揮中心之防疫政策,共同圍堵可能之感染或群聚事件。大眾在社區活動,確診者未確診之前皆有社區足跡,導致未經意的感染散播,南部某大樓便是如此,於6月29日爆發累計有5人的群聚感染事件,經疫調確認彼此互不相識,為釐清感染源,感染管制師接獲指令偕同衛生機關共同應變該事件之經驗,提供爾後類似案件處理之經驗分享。
處理應變說明
事件應變首先為接獲指令後至現場之狀況分析,現場探查大樓居民活動空間及動線,作為擬訂權宜措施之依據。結果發現,該大樓屋齡近30年,僅有1個狹窄出入口及3部共用電梯,研判確診個案在發病前,搭同部電梯,在密閉的空間及接觸按鈕,殘留的病毒造成傳染。現場訊息立即回報醫院管理者,配合進行在該大樓一樓前騎樓之空地進行現場篩檢作業,立即調派曾經參與支援院外篩檢且有經驗的醫師、護師、醫檢師及清潔人員共5組人員,並準備篩檢相關防護設備及防護罩等用物,依照現場可運用之空間,規劃採檢流程、區域及人員活動動線。待採檢團隊抵達現場,確認現場採檢流程、防護裝備穿脫、快篩檢體現場操作流程、檢體送回醫院檢驗流程、清潔區與採檢區人員管制等作業,以維護現場人員作業時之安全性。
該大樓鄰近某醫學中心,依照周邊環境及人員活動空間評估,劃出可能會與確診者重疊足跡之範圍,立即清查醫院員工是否有居住該區域或活動足跡,以立即進行匡列及篩檢,避免因處於潛伏期而藉由醫療照護,導致住院病人感染。同時匡列及足跡追蹤與該大樓相關醫療工作人員,並建檔管理當天實際參與現場篩檢作業之人員。
結果
配合現場篩檢計231人PCR檢測、295人快篩,同棟大樓者篩檢完畢由衛生機關安排專車直接入住防疫旅館隔離14天後皆無陽性個案。足跡追蹤員工2人與確診者住同棟大樓被納入居家隔離者,因此追蹤同辦公室及職場密切接觸的員工計23人、2人同住家人於該棟大樓上班及工作、1人每隔2-3日有到該大樓的自助洗衣店洗衣服之足跡、6人居住大樓鄰近,該案總計納管34人。該大樓相關醫療工作人員及當天實際參與篩檢者,經追蹤至最後接觸日第14天,無異常。
結論
醫療照護工作人員身處社區中,面對社區傳播的疾病,人員可能遭受潛伏感染而藉由醫療照護傳播致使院內發生院內感染,如何協助社區圍堵可能之感染鏈,亦同是保全醫療量能重要工作。感染管制師可依照圍堵感染相關之感染管制措施,依照社區情境協助擬訂權宜性圍堵策略,共同保全社區及醫療之正常運作。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