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分析北部某醫學中心克雷伯氏肺炎菌之抗藥性趨勢及抗生素使用量相關性

抗生素管制

壁報

分析北部某醫學中心克雷伯氏肺炎菌之抗藥性趨勢及抗生素使用量相關性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rend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the Correlation of Antibiotic Consumption in a Medical Center in Northern Taiwan

前言
近年來許多文獻指出K. pneumoniae對臨床上常用抗生素的抗藥性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碳青黴烯類抗藥之克雷伯氏肺炎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因其可跨菌種間傳遞抗藥性基因,更容易造成院內感染及群突發(Outbreak),甚至增加感染病人的死亡風險。對於治療感染CRKP病人的抗生素選擇也越來越受到限制。本篇主要探討本院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K. pneumoniae對於臨床上常用的幾類抗生素的抗藥性趨勢及其與抗生素使用量之相關性分析。
方法
採回溯性研究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K. pneumoniae對Ceftazidime(CAZ)、Ceftriaxone(CRO)、Cefepime(FEP)、Piperacillin-tazobactam(TZP)、Doripenem(DOR)、Imipenem(IPM)、Levofloxacin(LVX)、Colistin(CL)、Tigecycline(TGC)、Amikacin(AN)的抗藥性數據以院內統計軟體分別計算各類抗生素的抗藥性百分比,再以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進行分析,並由臨床藥學部提供抗生素使用量以定義每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除以千住院人日數亦即抗生素耗用密度(DDD per 1000 inhabitants per day,DID)表示,藉由皮爾森相關係數(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來計算各類抗生素之DID與K. pneumoniae對其抗藥性百分比之間相關性分析,以P <0.05為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
結果
根據Chi-Square Test分析K. pneumoniae對CAZ、CRO、FEP、TZP、DOR、IPM、LVX、CL、TGC的抗藥性百分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在統計學上具顯著差異(P <0.05),而對AN的抗藥性百分比則未有上升的趨勢也未達統計學上顯著差異。以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CAZ、TZP、LVX、TGC之DID與K. pneumoniae抗藥性百分比有高度正相關,統計學上亦有顯著意義(P <0.05)。FEP、DOR、IPM之DID與K. pneumoniae抗藥性百分比卻呈現負相關也未達統計學上顯著意義。而CRO、CL、AN之DID與K. pneumoniae抗藥性百分比之間並無相關性。
結論
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K. pneumoniae對CAZ、TZP、LVX、TGC的抗藥性都有上升的趨勢,且和其使用量都有高度正相關,也就是說當前述抗生素的使用量越高,可能使K. pneumoniae對其產生抗藥性的比例就會增加。其中CAZ、LVX可能因分別屬於頭孢子菌素(Cephalosporins)、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類廣效性抗生素,臨床上對於治療複雜性感染、長期住院的病人等會經常選用,使用量增加,導致K. pneumoniae對其抗藥性比例增加。CRO雖亦為廣效性Cephalosporins但較常治療輕度或社區感染病人,且使用量近年來較為持平,但K. pneumoniae對CRO的抗藥性卻有上升,推論可能因CAZ與CRO均屬於第三代Cephalosporins其抗藥機轉亦為類似。在FEP、DOR、IPM、CL方面,雖然K. pneumoniae的抗藥性比例有逐年顯著上升,但與其DID比較後,FEP、DOR、IPM呈現負相關也未達統計學上顯著意義,CL的相關性更不明顯,表示K. pneumoniae對FEP、DOR、IPM、CL的抗藥性上升可能不只因抗生素使用量所造成,還有其他因素影響需進一步探討。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