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提升疫調時效-建構接觸者資料查詢系統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提升疫調時效-建構接觸者資料查詢系統
投稿標題(英): Improving the timeliness of epidemic response-constructing a contact information query system
投稿摘要: [前言]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醫院發生 COVID-19 確定病例之密切接觸者匡列與採檢送驗及風險對象造冊後應通知衛生主管機關。現行感管端作業極為耗時費工及繁瑣,匡列一位接觸者需跨系統查詢,進入眾多頁面,逐筆查詢登錄存檔,故進行資訊系統整合。建構接觸者基本資料查詢系統,於匡列接觸者後縮短造冊建檔、採檢、通報等作業工時與流程。 [方法] 依據疾病管制署「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 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重新檢視接觸者造冊建檔、採檢、通報等作業共同所需的資料欄位,由感染管制課與醫療資訊專員共同進行團隊討論。新建置「基本資料查詢」頁面於感染管制系統工作單,僅需以身分證字號或病歷號任一條件即可於系統中轉換完成感染管制業務所需的資訊欄位。簡化跨系統查詢及剪輯流程。為符合感染管制實際作業需求,可採單一個案查詢亦可整批次大量下載,接觸者名單基本資料格式自動編排完成。一鍵查詢立即省去感染管制人員自行切換系統查詢、填寫與彙總文書編排工時,並減少因人工編輯登打造成可能的人為誤植。 [討論] 逐筆手工查詢改為勾稽整合後,於2020年01月開始使用「基本資料查詢」系統,持續追蹤至2021年8月: 1.接觸者造冊基本資料人工查詢填寫,每筆平均作業時間時間由原本5分鐘縮短至30秒。 2.感染管制師進行接觸者通報及檢體送驗單建單時間,每筆平均作業時間由原本8分鐘縮短至3分鐘, 3.疾管署因應疫情滾動式修正通報及匡列定義,故通報及接觸者採檢總筆數顯著暴增,資訊建構前後依匡列人數及區塊範圍檢視節省約5倍作業時間。 4.系統介面與操作滿意度達100%。 5.本系統亦符合可應用於感染管制查核條文4.5項目「住院確定為結核病之病人,有完整的院內接觸者之追蹤資料」。 [結論] 透過資訊系統的串聯整合,減少通報及採檢建單等基本資料查詢,提高感染管制作業精準性與正確性,提升院內疫調時效、縮短收集資訊時間,醫院端能立即回饋衛生主管機關,公衛端亦能即時啟動防疫措施,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