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跨團隊合作模式進行某地區醫院內科病房VRE群聚感染事件之調查

群突發處理

壁報

運用跨團隊合作模式進行某地區醫院內科病房VRE群聚感染事件之調查

Using the cross-team coopera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VRE cluster infection incident in the medical ward of a hospital in a certain area

前言:
Enterococcus faecium (VRE)屬格蘭氏陽性菌,其可存在於乾燥的環境中數天至數個月(7天到 4個月),傳染途徑為接觸感染,國內外文獻曾指出醫院環境採集檢體中發現如:床欄、耳溫槍、輪椅、電子肛溫計、耳溫槍、血氧濃度測定器、門把、床上餐桌、治療床和病患服等均曾培養出該菌株,而這些地方可能是遭受工作人員的手部甚至是手套所汙染,且依據相關實證資料顯示,於有效的環境擦拭2.8次是可以阻斷VRE在環境間之傳VRE所造成的群突發感染事件發生。
方法:
本單位為大內科病房,床數共44床,於5月20日~6月3日中共有5位VRE病人曾入住6A21病室,其中2位病人(案❶、❹)皆在入院時做篩檢,尚未有培養報告即入住該病室,另2位為鄰床病人(案❷、❺)之主動篩檢,另1位(案❸)於轉出該病室後傷口細菌培養結果為VRE,透過電子病歷查閱、實際至現場單位稽核手部衛生、環境清潔螢光檢視法及環境採檢歸納出本次事件發生原因如下:
1. 未落實手部衛生:手部衛生遵從率82.6%、正確率78.9%。
2. 未落實環境清潔:
(1) 環境清潔螢光標示檢測共查檢1個VRE個案轉出之隔離病室,通過率為0%。
(2) 廁所環境清潔未落實,已清消過的馬桶上仍有病人的血漬即糞漬。
(3) 06月18日至6A病房進行環境採檢6A21病室、相關設備及人員手部與工作符,合格率為94.5%(35/37),其中隔離病室病床及病室內陪客椅培養出Enterococcus faecium (VRE)。
經由感染管制措施介入及進行跨部門聯合討論會並擬定改善措施如下:
1. 每日晨會及病房會議時導入情境模式加強手部衛生教育訓練
2. 由跨部門手部衛生稽核員進行手部衛生稽核
3. 重新進行環境清潔員教育訓練,並全數給予內部稽核。
4. 病室及公共區域環境清潔頻率提升至每日2次。
討論:
經由相關介入措施後,透過跨單位稽核員進行該單位手部衛生評核,遵從率/正確率提升到95%/92%,另環境清潔螢光檢測通過率達90%,實務操作正確性達100%,且相關單位至12月31日皆無VRE群聚事件發生。
結論:
本次群聚事件之調查運用的跨團隊合作模式,結合了醫師、醫技單位人員、護理部、檢驗科、管理課及感管組持續進行改善作業,發現運用情境及跨單位抽核可以有效導正及督促人員手部衛生認知,也提升遵從率及正確率,另外在環境清潔上除原管理部門進行螢光標示檢測及實務觀察外,感管組也不斷進行神秘客稽核,將異常結果適時回饋給相關單位,才可以有效阻絕群聚事件衍伸,進而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提升醫療品質保證病人安全。
關鍵字:
群聚感染、跨團隊合作模式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