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精神科教學醫院復健病房抗藥性結核病接觸者追蹤之經驗分享

感控監測

壁報

某精神科教學醫院復健病房抗藥性結核病接觸者追蹤之經驗分享

Experience sharing of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contact tracing in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ward of Mental Teaching Hospital

前言
結核病為慢性傳染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造成之疾病,可造成人體任何器官或組織之感染。感染結核病之病人大部分依醫囑規則服藥均能治癒,惟少數病人因服藥副作用、服藥遵從性差或一開始即受到抗藥性結核菌感染進而成為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病人。
抗藥性結核病(DR-TB)治療難度較高,又分為三類:(一)RMP抗藥(RR-TB,指至少對RMP抗藥)、(二)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指至少同時對INH及RMP二種第一線藥物具有抗藥性(三)廣泛性多重抗藥性結核病(XDR-TB,指對任何fluoroquinolone藥物有抗藥性,且對於3種注射型的抗結核病二線藥物capreomycin、kanamycin、amikacin中任1種出現抗藥性者)。
背景
本院為精神科教學醫院,收治急性及慢性長期住院之精神病患,依長期照護感染管制查核規範住民每年執行一次胸部X光檢查,檢查異常者需有追蹤機制。105年6月17日某復健病房之住民因胸部X光疑似結核病,故進行法定傳染病通報及隔離驗痰措施。該病房為三層樓建築物,共179床,職場工作者共計23人。個案之痰液報告確診為結核病,藥物敏感試驗對INH(Isoniazid)、RMP(Rifampin)、EMB(Ethambutol)及SM(Streptomycin)均抗藥。
處理經過
個案轉至「東區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進行後續追蹤及治療。接觸者則依疾病管制署「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結核病接觸者追蹤管理」規範進行接觸者匡列、檢查及追蹤。衛生局建議匡列於可傳染期期間之全樓層住民及職場工作人員為接觸者,指標個案痰液抹片為陰性,接觸者無須執行IGRA,僅須執行每隔半年1次胸部X光檢查,並持續追蹤至指標個案痰液培養陰轉後2年。
結果及追蹤
接觸者共計214人(住民:191人、職場工作者:23人),追蹤至指標個案痰液培養陰轉後2年,截至107年8月接觸者共執行五次胸部X光,其中一人於107年6月通報確診為結核病,藥物敏感試驗均無抗藥,疾管署研判非由此案所感染。
結論
結核病群聚事件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學校、護理之家及長照機構等),本院收治全國需長期療養安置之精神病人,病人入院時雖一律執行胸部X光檢查,並排除活動性肺結核後方可入住,但結核病感染後終期一生均可能發病,故惟有密切進行住民健康監測及定期胸部X光檢查,方能提早診斷、隔離及治療,接觸者則應依投石入池方式擴大範圍辦理接觸者檢查,一旦出現開放性肺結核住民須立即啟動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檢查,以避免群聚事件發生。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