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設置專責病房經驗分享

防護措施

壁報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設置專責病房經驗分享

Experience sharing on setting up special wards in response to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前言
近年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發展迅速,各國亦為此因素發展出不同防疫措施,以期降低疫情發展。某南部準醫學中心於2021年05月19日因雙北疫情嚴峻收到衛生局來函,通知醫院須再徵收100床專責病房並限制於05月21前設置完成。本院於05月20日完成設置,並將病人及醫護人員分艙分流管制,避免造成院內疾病傳播而造成群聚感染。
方法
1.病房規劃:13樓AB區病房本為收治通報疑似新冠肺炎,因徵收專責病房因素依序往下收治12樓AB區、11樓AB區及10樓B區共5區病房、各20床改設為單人專責病室,設置病房門禁管制、避免人員誤入,而其中病房區內又分為兩小區,再各設置一道內部管制門,加以管控人流、避免院內感染。病室內設置完整洗手設備(如:五時機及六步驟圖示、腳踏式水龍頭、消毒性洗手液與擦手紙等)。COVID-19病人以13樓最優先收治,12樓A區則先以有上呼吸道症狀且PCR報告未出病人為主,當13樓收滿時,則往12樓往下收治、逐一開啟其他專責病房。被徵收病房之病人則轉至其他病房單位或後送其他分院行後續治療,輕症病人經醫師評估病情後已改善者則請病人儘早出院。入住專責病房以有呼吸道症狀病人為主,經醫師評估病情、排除COVID-19後,轉至其他病房單位行後續治療,將醫療資源妥善使用。
2.動線管制:每區病房以門禁卡方式限制不同樓層及職類人員進出並禁止家屬陪病。收治病人則由醫事處採控床方式床位先後順序進行醫療照護,避免發生交互感染。醫療照護人員分艙分流,不支援其他樓層;清潔人員也採分艙分流並由受過教育訓練之特定人員進行處置,免於造成人員交錯而導致院內感染發生。
3.感染管制教育訓練:固定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含清潔人員),並製有統一性標準作業流程(如防護衣穿脫)以供依循;清潔人員除防護衣穿脫教育、環境清潔訓練外,亦正確落實漂白水泡製方式,徹底完成環境清潔消毒,避免造成醫療工作人員及後續入住病人感染。
4.人力配置:13A專責病房由感染科醫師負責照護(收治對象為擴大採檢),12樓以下專責病房則由呼吸胸腔科、腎臟科及一般醫學內科(收治對象為上呼吸道症狀及肺炎之病人)共同照護。
討論
2021年08月17日衛生局許可取消專責專責病房100床,但為隨時因應疫情不定性、徵用專責病房,除13樓A區暫無異動外,其餘病房別逐一回歸收治病人。該期間內無一人員有異常感染症狀。
結論
專責病房能於時限內完成病人與醫療照護工作者分倉分流、人員教育訓練及行政程序調度等,是為全院工作人員重視疫情程度極高以提供病人優質照護。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