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運用資訊系統提升COVID-19確診個案接觸者匡列時效及完整性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運用資訊系統提升COVID-19確診個案接觸者匡列時效及完整性
投稿標題(英): Use an inform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timeliness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list of contacts of confirmed COVID-19 cases
投稿摘要: 前言 自2020年1月開始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隨之國內出現COVID-19確定病例,醫院可能發生病人入院後發生確診或確診工作人員於可傳染期有出勤情形,病毒可能在此期間於醫院傳播,2020年2月底發生某北部醫學中心疑似出現醫院群聚感染事件,各醫院草木皆兵,疾病管制署立即制訂「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提供醫院若發生此類狀況時,能即時因應,台灣為一日生活圈,北部醫院事件讓地處南部某區域醫院絲毫不敢鬆懈,經由多次模擬演練,發現在發生確診個案時,回溯個案於院內足跡,進行接觸者匡列,資料收集耗時且不齊全,故研擬改善方法,以提升COVID-19確診個案接觸者匡列時效及完整性,進行相關感染管制配套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員及病人健康與安全。 方法 依據「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內文清楚說明「指標個案」、「密切接觸者」、「風險對象」、「匡列區間及範圍」等之定義,南部某區域醫院於2020年3月至4月間共辦理4次醫院發生COVID-19確診個案模擬演練,發現當發生確診個案時,指標單位無法即時提供接觸者及風險對象造冊資料,統計時間需花費4小時以上,而基本資料還不齊全,無法完整提交衛生主管機關進行後續處置。故經由感染管制中心與護理部、資訊室討論,病房單位新增陪探病登錄系統,針對陪病者及探病者須完整登錄基本資料及陪探病時間於該系統內,另由原本以指標個案匡列結核病接觸者系統新增「住院區間」及「護理站」並連結病人住院資訊進行接觸者資料彙整,同步與護理部陪病者登錄系統串連,匯出指標個案於指標病房之接觸者名冊,再依接觸時間及指標病室進行篩選,彙整出接觸者名冊,密切接觸者(含病人、陪病者及工作人員)依處置流程進行採檢隔離,並依衛生主管機關流行病學調查進行後續處置。 討論 透過資訊系統的協助,接觸者匡列由原本花費4小時下降為0.5至1小時,並可即時彙整出完整接觸者資料與名冊,避免因接觸者匡列不完整造成院內群聚感染或是社區感染發生。 結論 在COVID-19疫情衝擊之下,病毒與人類的戰爭正在上演,醫院一旦發生COVID-19確診個案時,接觸者匡列極為重要,影響後續感染管制作為,透過資訊系統的協助,提升接觸者匡列時效及完整性,避免出現醫院或社區的防疫漏洞,堅守以院內零感染為終極目標,共同努力對抗新興傳染病,保障員工及病人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