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探討新冠肺炎流行期間醫護人員心理壓力之調適

其他

壁報

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探討新冠肺炎流行期間醫護人員心理壓力之調適

Coping with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Healthcare Workers During the Period of COVID-19 Pandemic : A Systematic Review

前言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首次出現在中國武漢,並迅速蔓延到全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資料至2021.11.23止,確診病例已達到256,966,237人,而台灣也難以倖免疫情的命運,面對新冠肺炎病人的臨床醫護人員,對此新興傳染病的傳染性第一時間不是很了解,在疾病防護及治療上無文獻可參考,隨著疾病發展成大流行狀態,加上病毒不斷的變異,傳染力越來越強,對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與心理健康的問題包含焦慮、憂鬱、疲憊、失眠等症狀,因此藉由系統性文獻回顧探討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心理壓力之因應措施。

方法
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法,設立關鍵字 COVID-19、psychological Stress、anxiety、health personnel、healthcare worker等,搜尋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發表於PubMed、Ovid、ClinicalKey、華藝線上圖書館等四個資料庫,選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醫護人員心理健康相關問題緩解之相關文獻,共搜尋出1172篇,經篩選、排除重複及評讀後,納入4篇符合主題之文章進行整理及分析。

討論
共有4篇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研究對象包含有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護理或醫療的實習生等醫院的相關工作人員,研究參與人數範圍52-155人,總人數有407人參加研究,其中一個研究是介入冥想Heartfulness meditation,主要利用電子郵件連結音頻的檔案,讓導受試者用藉由冥想達到放鬆的技巧且改善了睡眠的問題;第二個研究是情緒釋放技巧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TF),對壓力、焦慮、倦怠有顯著的差異;第三個研究採用線上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針對實驗組會有7個CBT的講習,治療時間為治療前中4週、治療結束8週,3個月及6個月隨機訪談;最後一個研究是辯證行為團體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 (DBT),實驗組共8次辯證行為團體療法,每週2次,每次90分鐘,其方案包含有正念技巧、情緒調解技巧、疼痛耐受技巧。以上4個研究的介入措施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醫療人員的心理壓力的問題皆有顯著的改善。

結論
本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上述的介入方案皆可改善醫療人員心理壓力,包含壓力、焦慮、失眠、憂鬱、疲憊等症狀,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建議臨床的醫療人員可以選擇適合自己調適心理壓力的措施,以增強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正向思考。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