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地區醫院退伍軍人菌感染事件調查與處理經驗分享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地區醫院退伍軍人菌感染事件調查與處理經驗分享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sharing of veterans infection in a hospital in a certain area

前言:
退伍軍人病是由退伍軍人桿菌所引起的急性疾病,主要是經由吸入或嗆入含有退伍軍人菌的氣霧或水滴而致病。其普遍存在於各類有水的環境中,依據文獻指出感染退伍軍人桿菌至少有一半的和肺炎有關,而年齡越大(大於>50歲),病情會越嚴重。本文探討一位61歲女性,罹患腦性麻痺長期住養護機構之個案,2021年6月18日因發燒、咳嗽至急診就醫,胸部X光顯示右側肺炎,收至加護病房治療,住院期間陸續追蹤胸部X光,其中6月25日胸部X光顯示雙側肺炎加劇,經多項檢驗及治療處置肺炎仍未改善,經感染專科介入7月1日增驗退伍軍人病,7月3日退伍軍人血清檢測結果1:256倍為陽性,臨床通報疑似退伍軍人菌感染,經感染管制小組確認臨床及檢驗條件皆符合通報定義,故進行第三類法定傳染病通報,醫師填報發病日為6月25日,依據CDC醫療照護相關退伍軍人病個案定義原則,自發病前10天內病人持續停留於醫療照護機構內為退伍軍人病極可能個案。
方法與討論:
感染管制小組介入調查及處置,經由資訊系統查閱個案相關病例住院歷程、得知個案常因發燒、肺炎反覆出入醫院及機構,查詢相關檢查及檢驗報告,了解個案狀態進行相關分析,依照「醫院退伍軍人菌環境檢測作業及其相關因應措施指引」及「退伍軍人病環境檢體採樣注意事項」執行介入措施如下: (1) 疫情監測-病人檢體相關送驗;(2) 疫情調查-調查環境感染源及個案暴露史;(3) 環境感染源調查-環境採檢及消毒;(4) 行政處置: 舉辦教育訓練。7月6日退伍軍人症尿液抗原檢測為陽性,研判為確定病例,該疾病潛伏期約2-10天,依可傳染期作為疫調基礎,設定疫調之區間,發現醫師填報通報單發病日期有疑義,經與主治醫師及疾管署長官,多方面討論分析釐清該案通報之發病時間應為入院前即發病,因該案入院時即有肺炎症狀而非症狀加劇日為發病日。且查閱本年度醫院有關供水系統中退伍軍人菌採檢結果皆為陰性,經疫情調查釐清個案感染史,進而增修通報單之發病日期,依流行病學上的相關性該案為入院即有症狀,進而排除為醫療端所造成的感染。
結論:
此事件提報院內感染管制委員會,並進行特殊事件報告,經後續追蹤該案檢驗項目,痰液、血清(一、二採)檢驗結果皆為陰性,另經衛生單位人員疫調某機構環境採檢報告亦為陰性,在找無感染源情況下,感染管制小組持續監測至2021年9月皆無新發生個案,故予以結案。然而因此次經驗讓筆者更加了解退伍軍人菌,唯有瞭解疾病傳播特性和可傳染期,才能作為疫調的基礎。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